陳太太比她還急,擔心宋英因著同鄉的情分,幫袁珊遮掩疾病,一臉的不相信,“這身體得虛成什么樣才會吐血?也沒聽說莊戶人家常吐血的呀?”
“個體不同,體虛的表現也會不一樣,況且,病因從來不是單獨的,身體是根,就與那樹,根是虛的,就容易出各種問題,相反,若是體質好……”
陳太太不耐煩聽她扯這些有的沒的,打斷道:“小宋大夫,咱倆也是多年的交情了,你跟我說句實話,她究竟是什么病?”
“我說的就是實話呀。”宋英一臉真誠,“底子沒打好,就容易出問題,我呀也是正擔心呢。”
陳太太狐疑,“你們關系很好么?”
宋英搖頭,“我與她只是同鄉,雖只隔著一座山,但其實往來的不多。我擔心的也不是她,而是我另一個朋友。”
她輕嘆口氣,一副要掏心窩子的架勢,“我出生那年,村里還有兩個女孩也出生,更巧的是,我們生日很接近,我和雁行,就是跟我現在住一塊的女孩,就相差幾天,另一個要小一個多月。
因為同年生的,我們仨關系從小就非常好,做什么都一起。現在我和雁行來了城里,這幾年賺了些錢,慢慢養著身體,可那一位還在村里,吃不飽,休息也不好。
她家已經給她定了門親,就等著及笄后出嫁,還是舉人老爺的兒子。你說這要是嫁過去,因為身體底子不好,一直懷不上,或者懷上又流產了,那她的處境可就難了。”
因為這真的是宋英擔心的事情,于是神態語氣均十分真實。
陳太太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,袁家的情況她了解過,為了供袁清讀書,家里過得比其他農戶更加節儉。
那袁珊的身體……
她定了定神,強忍憂慮,問道:“那你看我該送些什么,能給那孩子好好補一補,畢竟是在我府里做過活,為著名聲,也要表示表示。”
看來陳太太還是不肯放棄袁珊吶。
宋英暗嘆口氣,也知這事急不得,“這倒是難著我了,她這種情況得慢慢來,人參靈芝這些大補之藥用不得,會虛不受補。
最好的法子呢,就是好好吃飯、好好睡覺、適當勞作、保持好心情,這會兒到底還年輕,養個七八年就差不多了。”
“七八年?”陳太太的聲音都不自覺拔高了幾分,“這…會不會太久了?”
“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,不過您一片善心,探病送禮倒也不拘能不能用得上,黨參、黃芪、參片、山藥這些都可以,用來煲湯也對癥。”
陳太太不想讓人看出端倪,強笑道:“也是,我念著她家不易,賞些藥材就是。”
等宋英一走,她立刻就焦慮得在屋里走來走去,七八年太久了,可袁家是目前唯一合適的人家。
今年的案首倒是有個姐姐,可早嫁人了,孩子都七八歲了;第三的那位,是個三十來歲的,他女兒的年齡倒是也合適,可這人三十來歲才考中秀才,萬一舉人進士,也要蹉跎許多年才能考上,以后楠兒還怎么指望岳佳照顧?
陳太太深吸口氣,還是得袁珊,養個七八年就養個七八年吧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