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有孝心,我們這里十里八村,就數你最有孝心了。”夸了這么一句,那大嬸忽而話題大轉彎,好奇地問:“申家到底怎么回事喲,一個姨娘怎么敢在全家人的飯菜里下毒?”
“我就是一個大夫,哪能知道為什么,嬸子你如果打聽到了,記得告訴我一聲,我也好奇得很。”
“行,等嬸子問清楚了,專門去回春堂擺給你聽。”那婦人笑瞇瞇,又望向宋英手里的肉,“提了籃子怎么不把肉放籃子里?這么大塊肉,繩子拎著勒手,還可能把你這身漂亮的衣裳弄臟。”
她一邊說著,一邊伸長脖子往宋英的籃子里瞧,顯然很清楚籃子里肯定有其他好東西。
“給我奶奶做了件蜀錦衣裳,肉放籃子里怕弄臟了。”
“蜀錦衣裳?”婦人瞪大眼睛,“是皇帝才能穿的那個蜀錦嗎?”
宋英解釋道:“以前是皇家專供,現在普通百姓也能穿,只是紋樣得注意些。”
“哎喲喲,李老太婆真是有福氣喲,跟皇帝用同一種料子!”婦人羨慕得不行,聲音都不自覺拔高了。
附近其他人聽見,也是圍了過來,對于蜀錦這種稀罕物,都想開開眼界,有人特意去洗干凈了手,拿出蜀錦細看。
一件褐色對襟盤扣褂子,一條深藍色馬面裙,樣式都是次要的,主要是面料,夕陽余暉照耀下,料子上仿佛有光在浮動,驚得他們一個勁兒夸這是神仙穿的衣裳。
這個時節正是翻地種油菜的時候,田地里干活的人很多,宋英又出名,誰見到都得招呼幾句。
于是,接下來的一路,這樣的情形不斷上演,饒是宋英一大早就出發了,抵達時也接近午時了,李氏等人從地里干完活回來,正好在村口的泡桐樹下坐著歇息。
“宋英回來了!”眼尖的劉三嬸第一個發現了她,“李嬸子,快,你家宋英回來了!又給你割了好大塊肉!誒,籃子里又買的什么稀奇東西?”
說著,便伸長了脖子,往宋英的籃子里瞧,不止是她,其他人也都好奇得很。
自從宋英去了城里,時不時就帶些好東西回來,很多都是他們一輩子沒見過的稀罕物。
宋英笑著道:“我們作坊的第一批蜀錦不是織出來了么,我特意讓他們給我也留了一匹,上次雁行給王嬸子他們送回來時,我本想讓她順便給我奶奶帶回來的。
轉念一想,我奶奶與王嬸子他們不同,她節儉,這么好的布,肯定不舍得給自己用,一準兒給宋天裁、給小弟做。
她這么大歲數了,辛辛苦苦把我們幾個養大,到頭來自己連一件像樣的衣裳都沒有,說出去我們三個都抬不起頭來。”
李氏皺了皺眉,這話聽著是在心疼她,可她怎么聽著不太舒服呢?
“這在城里待過的就是不一樣,想到周全,你奶奶這性子,可不就是這樣么,什么事情都先想著你們小輩。”
宋英一邊說著,一邊將肉放進李氏的背簍里,又取出衣裳拿到李氏跟前比劃一番。
看著華美的意料,李氏皺著的眉頭松開了。
村民們也是一個勁兒夸衣裳好看,夸李氏有福氣,夸宋英孝順。
直給李氏夸得合不攏嘴,面上卻仍是道:“我們都是黃土埋到脖子的人了,這么好的料子穿著也是浪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