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千金小姐,她家里從未想過讓她學醫,她是幼年時自己感興趣,時常在江太醫教江元豐等人時旁聽,又自己去看醫書,慢慢就會了些。
一次,江太醫在藥圃里考校幾個孫子辨識藥材,輪到三孫子江元磊時,他抓耳撓腮,怎么都答不出來,林大夫看得心急,忍不住開口道:
“這是經霜后的桑葉,桑葉甘苦寒,能散風熱,經霜后性更涼潤,治目赤昏花最妙。本草衍義》有言,霜桑葉煎湯洗眼,比夏采的效驗十倍。”
彼時未經牢獄,又是豆蔻年華,她的聲音還是清凌凌的,驚得枝頭的麻雀都撲棱棱飛起,同樣也驚到了江太醫。
他本以為她來藥圃是在玩耍,沒想到竟然卻是在跟著學,他忍不住考校她,竟發現她無論醫理還是辨認草藥,都比次孫、三孫強,與他最得意的長孫江元豐不相上下。
不對,應該是她比他最得意的長孫更厲害,元豐有他悉心教導,而她完全是靠自己摸索著,偷聽著學會的。
江太醫當時便惋惜她是個女娃,思考了一夜,還是不忍錯過這么好的苗子,第二日便去林家拜訪,想收她為徒。
閨閣小姐學醫,林家本是不贊同的,擔心壞了她的名聲,后來一想,反正她已經與江元豐定了親,未來婆家不介意,便同意了。
正式的拜師上,江太醫特意挑選了這紫檀針匣送給她,匣面上‘仁心濟世’四個字是他親手刻的,匣內分九格,對應《黃帝內經》九針。
林大夫輕輕撫過紫檀針匣上仁心濟世的刻痕,露出幾分追憶之色,“當初你師祖將這針匣贈我,有讓我傳承他針灸之術的意思,你的針灸之術深得我真傳,這九針匣傳承給你再合適不過。”
傳承……
宋英回味著這個詞,忽而覺得手中的針匣沉甸甸的,指頭彎曲,緊緊握住針匣,她鄭重地點了下頭,“師父,我明白了。”
林大夫欣慰,“快到吉時了,進去準備吧。”
宋英點頭,抱著三個木盒進去,除九針匣外,另個兩個木盒,一個裝著塊松煙墨錠,一個銅胎琺瑯聽枕。
不用想,松煙墨錠定然是師兄送的,而那銅胎琺瑯聽枕是馬大夫的,宋英眼饞了許久。
這個聽枕做工十分精巧,琺瑯反光,可以增強面部氣血的顯現,有利于觀察病人的面色;腕枕凹槽與寸關尺完美契合,方便給病人搭脈;而內里銅腔空心的設計,能放大人體內的聲響,有助于聽清肺息腸鳴,如果外出,還可以放置藥材。
以前宋英與林文軒都眼饞得不行,多次向馬大夫借用,可馬大夫寶貴得很,只肯讓他們在醫館內用,一次都沒讓宋英帶去出診過,還說內宅夫人小姐們講究得很,用她們自家的小枕頭就行。
宋英摸了摸九針匣,又摸了摸銅胎琺瑯聽枕,小心翼翼將它們放到她的小籃子里去。
那里已經放置著一塊外形精巧的銅鏡,那是袁清送她的及笄禮,由其母方氏交給楊氏,昨兒她回來后楊氏轉交給她的。
這是過了明路的禮。
ps:回來后太累,昨兒失約了,今天會全部補上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