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老爺家辦喜事,自然不會像普通村民一樣,請動全村老少婦人幫忙,今兒村民們過來,都是來吃席的。
除了宋家這種因為兩邊都需要,走不開外,其余家庭來的基本都是男客,女客里,除了梧桐村本村兩個年紀大的老婦人外,其余便是何家的親戚。
村民里,唯一年輕的女客只有梅花嬸。
何家的女客,由何夫人在內里接待,故而外面的女客只有她們幾人。
李氏抓了把,笑著道:“嘿,還是你有福,到哪里都能第一時間找到吃的。”
梅花嬸笑著道:“我這是托了你老人家的福,我們剛才到了好一會兒,也沒見個丫鬟婆子過來添茶倒水。
你老人家一坐下,就有人端著過來了,我這是半路截來的。”
李氏笑容更深了,嘴里卻是幫著何家解釋,“大喜的日子嘛,上上下下都忙得打撲爬,顧不過來也正常。你也是娶過兒媳婦嫁過女子的,這種事情,你該清楚得很吶。”
這時,何夫人帶著丫鬟過來,聞言厲聲對丫鬟道:“去把管家叫來,這邊負責伺候的丫鬟是哪些,讓他好好教教規矩!”
吩咐完,她滿臉歉意地上前,“真是對不住,家里丫鬟不懂規矩,怠慢了貴客。”
說閑話被主人當場撞破,梅花嬸很是尷尬,又覺得何夫人虛偽,她們來這么久,她這個主人家也沒有露面。
不正是因為她怠慢,
她尷尬地笑著,“何夫人,我們說笑的,貴府招待很周到。”
何夫人一臉真誠,“大家都是同鄉,不用客氣,有什么需要的,直接吩咐丫鬟就是。”
正說著,陶氏在兒媳方氏的攙扶下來了,何夫人作為主人家,忙是迎過去,在另一邊攙扶著陶氏,“陶嬸子,可算把你盼來了,快坐快坐!小翠,快上茶!”
眾婦人也是熱情地與陶氏方氏打招呼。
方氏扶著陶氏坐下,將烘籠遞給她,抱著坐在椅子上。
之前那位梧桐村的老婦人嘆道:“這也是個福老太婆,誰家兒媳婦有她家的貼心,簡直親如母女。”
陶氏雙手搭在烘籠的提手上,笑盈盈點頭:“可不是,這確實是我的福氣,遇著這么好的兒媳婦。”
方氏靦腆一笑,“是婆婆你人好。”
婆媳倆這樣和諧,又是引得眾人羨慕。
當然,更羨慕的是袁家如今的地位。
何老爺嫁女,村里其他人家都是一家只一個人來吃席,袁家不同,他們全家都被何老爺請了過來,最想請的袁清還沒請動。
梅花嬸暗暗感嘆一句同人不同命,便道:“李嬸子,陶嬸子,你們兩家什么時候辦喜事,我們可都等著喝喜酒呢。”
何夫人也是道:“是啊,你們兩家什么時候辦喜事?說來,袁清與宋英年紀也到了,早點把親事辦了,陶嬸子您也好抱重孫子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