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恨天兜率宮。
張天還在沉浸感悟太上老君的講道之中,然后便被老君喚醒而來,催促著下界。
“此番感悟并不著急,等你將那取經人送到西天之后,得傳那無字經書,再用心參悟亦不遲。”
取經人雖說要走個十幾年,但對天上而言,只不過是十幾天罷了,轉眼而逝。
太上老君又叮囑著張天,交代了許多細致的經驗,都是跟取經之事有關的。
張天認真聽在耳中。
最終有些哭笑不得。
只因為他發現太上老君所說的,竟然就是日后太白金星所干的那些活,在取經人碰到各種困難時,下凡變化,為取經人指點、提示危險。
張天連連點頭,便往兜率宮外飛去,門口有金角、銀角正在等待,一個手持木盤,上面有金光閃閃之物。
而另外一人手持錫杖。
只見金角說道,“小老爺,你總算出來了,這是那西方佛門送來的,讓小老爺轉贈給取經人。”
銀角接著說道,“一個是袈裟,一個是九環的錫杖,說是有無上妙用,再三叮囑,定要那取經人穿上。”
說完。
二人就將寶貝交接給張天,便著急著下界投胎去了,畢竟在這天上呆著久,少有像這樣放好幾天的假期。
張天接過,只覺那九環錫杖入手,神魂清涼,有守護心神,不被妖邪所侵之妙用。
畢竟西行路上,妖魔眾多,而且多有真仙級別,個個都有手段,若沒有這九環錫杖護住心神,怕是一個眼神就將那取經人的心神奪了去,當做狗一樣調教,沉淪在那女妖的玉足之下,哪里還記得什么佛祖?
而這錦瀾袈裟,更是珠光寶氣,上面還有明珠,可謂是極其珍貴之物,能夠助人度災度難,尤其對于修行者而言,無論是三災利害、還是修行之難,都能輕松度過,讓那些妖怪無可下口。
畢竟西行路上,除了菩薩請的演員之外,還真的有膽大包天的想要吃唐僧肉的野生妖怪,如白骨精啊、蛇精之類的,若是沒有法寶護體,怕是真的成了人家盤中餐!
張天將這兩件寶貝帶著,騰云下了離恨天,朝著南贍部洲而去,遙遙而望,便看到了隱藏在云層之中的眾多神兵。
六丁六甲、四值功曹,乃是天庭部下。
五方揭諦、護教珈藍,乃是佛門部下。
這四方神仙日夜輪換,既是取經人的守護神,也是天庭和佛門派來驗收劫難的人,算得上是半個考核人員。
見張天駕云而來,這四方神仙皆朝著張天行了大禮,口中恭敬的叫了一聲真人。
雖然此時張天官職并不高。
但出身顯貴,乃太清門下。
而且他們都有小道消息,聽說玉帝對張天特別中意,想要升對方個大官,乃日后朝中的顯貴。
張天便詢問起了取經人的去處,在得知那取經人名為陳玄奘,被喚作漢三藏,如今從洛陽走到了這兩界山,心中道了一聲定數,便從云頭落下。
細細看去。
只見那陳玄奘如同凡人一般,跋山涉嶺,身邊并沒有隨從,只有一匹馬,走的甚是艱難。
張天便搖身一變,成了一個身著短衣的獵戶,然后又指著林中巨石,道了一聲變,施展的乃是道德之力,心想事成,那巨石便化作一頭猛虎,張揚舞爪,朝著陳玄奘所在之處而去。
虎未至,聲先到。
那咆哮山林之威,哪里是陳玄奘這種凡人能夠承受的,雙腿止不住的打軟,一旁的白馬已經匍匐在地,不敢有半點動彈,這便是百獸之王的神威。
陳玄奘:我命休矣!
就在他絕望之時,便聽到山林之中一陣高喝,赫然是人音,數聲過后,便見那猛虎不甘心的退去,胖臉上有些許畏懼。
張天從那樹林之中走出,裝作詫異,對著陳玄奘道,“你是何方人士,竟然有這般大膽,不得我的號令,便偷偷進入此山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