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曉燕心里驚疑不定,可在表面上還是比較沉穩的。
“這次下去,我主要看了看產業園區的大鋸情況,很不樂觀啊。”鄒曉燕的語氣顯得有些老成。
“發現什么問題了?”常康卻沒有過分的驚奇,因為關于礦區產業園的一些事情,他并不是一點都不了解。
他也曾經親自下去視察過兩次。
只是,那全都是走馬觀花,并沒有像鄒曉燕這樣專盯住了一個點認真觀察,然后進行細致的分析。
“一個是安全問題,幾乎所有企業,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,他們安全生產意識真的太淡薄了。要是這樣下去,發生事故,只是遲早的事情。”
“這個確實需要整頓,畢竟他們之前從未搞過真正的企業,思想認識就不夠。我就跟你說嘛,讓張衛東去管這些企業,早晚會讓他吃虧的。”
“常書記,其實最嚴重的問題,還是他們瞞報銷售量的事。”
“這個嘛,其實也是難免的,我知道的,這里面也有某些個別部門故意不作為的因素。其實也能理解,不就是為了那點部門的小利益嘛。”
在常康看來,這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,完全在他的接受范圍之內。
如果這些部門沒有這些進項的話,這些部門的許多事務,可能就轉不動了。
比如接待之類的開支,從哪里下賬?可如果真的按照上面的要求規格進行接待的話,那么,下面的工作,就徹底沒法開展了。
而這部分開支,這些部門是絕對不能明著伸手向企業討要的,只能通過一些罰款來收繳。
所以,在這件事情上,常康一直都是睜一只眼,閉一只眼。
只有這樣,他才能保證各個部門正常順利的運轉起來,不至于個個都伸手跟他要錢。
“常書記,據我初步調查,這已經不是什么小利益的事情了。”
“呵呵,有那么嚴重嗎?”
在常康看來,鄒曉燕這么說話,簡直就是小題大做,故意找茬兒了。
這也是一開始,他就堅決反對讓張衛東去治理礦區的原因所在。
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,你要是把各個部門都管得太死,那還有什么活力?
因為把下面企業管得太死的最后結果,就是自己什么油水都撈不到!
換句話說,掐死了企業,就等于掐死了自己。
天底下哪有下狠心掐死自己的人?
這根本就不符合人性的邏輯。
“不是一般的嚴重啊。”
“怎么個嚴重法?”
對于鄒曉燕反復以不是一般的嚴重來形容的態度,常康已經有些不滿。
“我跟衛東兩人在其中一個出口位置上,觀察了半個下午,統計的運出數量保守估計得有六百余噸,而整個生產區全天總數的話,差不多有兩千噸。可是,我讓江濤同志進行了一個當天的統計。你猜他們報上來的數字是多少?”
“出入很大嗎?”
“只有一百二十噸!”
“怎么會這么大的出入?這也太過分了!”常康瞬間也表現得義憤填膺。
“如果這是常態的話,常書記,你說,咱們損失的稅款得有多少?另外,對于咱們全市的dgp影響又會有多大?”
“不會吧?是不是他們統計不完整啊?”
“我是讓江濤同志挨家挨戶,一家不落的統計的,結果就是這樣的數字,你說恐怖不恐怖?”
即使現在,鄒曉燕說起來,心情依然不能平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