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從常康書記辭職之后,市政府那輛新買的奧迪a6,就理所當然的成了鄒曉燕的座駕。
司機提前把車子從車庫里開出來,又把車鑰匙親手送到了張衛東的辦公室。
張衛東開著那輛嶄新的奧迪a6,載著鄒曉燕一個人,從市委大院出來,就直奔城西沿河路。
目前市區主要有三縱三橫六條主要干道。
西邊的南北兩條,是原來的省道分岔擴出來的。由于大車一律不準進行城中,所以,城西沿河路就成了新省道,這條路,不但是城區市民的通勤要道,同時還承擔了省道的運輸,交通壓力不是一般的大。
而東環路,隨著新的城建規劃,也已經逐漸成為了新市區,這樣一來,東環路也就不能承擔省道運輸了。
根據城區的位置,張衛東建議,從城東重新開辟一條環城道路,直接與省道連接,不但減輕了沿河路的交通壓力,還可以取直省道,給這條路上的大型運輸車輛帶來福音。
“你是不是又要打省廳的主意了?”
鄒曉燕一猜,就知道張衛東心里怎么想的。
“是的,修改省道路線,不但會減輕咱們城里的交通壓力,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優化省道運輸,咱這可是在替省廳著想,他們自然得出錢。這樣,省出來的錢,咱們就可以用在別的地方了。”張衛東也是不無得意。
“衛東,多虧了你啊,不然,僅僅靠著咱們的自己的財政,哪有這樣的精力來修路?”鄒曉燕指的是張衛東從交通運輸部要來的項目扶持款。
“說到家,這次的扶助資金,你老公才是真正出力的那個人。”
“算了吧,要是他們趙家肯幫我的話,早就出手了,這一回,還不是因為你們替他趙凡擺平了麻煩,為了還你們的人情嗎?”
鄒曉燕心里明白,趙家從來就不會為了她的仕途而多出一點力氣的。
而且,她跟趙凡的婚姻,已經名存實亡,趙凡又怎么會為了她而求人?
車子在路上慢慢的開著,兩人邊看邊聊。
看著路邊建筑雜亂不堪的樣子,鄒曉燕不禁皺起了眉頭。
“當時的規劃有這么差嗎?,怎么可以隨處亂建?”
在鄒曉燕的心目中,一個地級市,哪怕有些建筑經歷了些風雨,外貌不再精神,但也不能如此混亂吧。
張衛東卻是苦笑了一聲,說道:“修路的消息剛一傳出,兩旁的住戶或商戶,都在盡可能的加蓋了一些設施,他們無非就是為了拆遷的時候,能夠多搞點補償罷了。”
聽到這里,鄒曉燕眉頭皺得更緊了:“難道,政府賠償就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了嗎?誰加蓋的多,誰就賠得多?而真正的老實人卻吃虧?”
“放心吧,他們都不會少建的。哪有多少真正的老實人?”張衛東一臉壞笑的說道。
“那也不能撐死膽大的,餓死膽小的。你們最好抓緊弄一個合理的計算標準,可不能讓他們這樣亂蓋亂建了。”
“愿意建就讓他們建好了,只要不讓他們揩了政府的油水不就行了。”
“你有妙計?”
鄒曉燕只負責大方向的東西,但具體的事務操作,全都是靠手下這些人了。
“不管他們搭建了多少平方,咱就以他們房產本上的數字為準,他們能有什么意見?”
“這樣操作不會引起群眾的不滿吧?”鄒曉燕知道,群眾上訪鬧事之類的事情,幾乎成了拆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了,實在讓領導們頭痛不已。
“先發個通知,動員他們自行拆除,不配合的,一律由政府代為拆除,不過,那樣的話,他們就得交拆除費用了。”
“你不怕毀了你一心為民的人設嗎?”
“一碼歸一碼,咱不能讓市民養成不講規則的壞習慣。根據咱們的資金配套情況來看,賠償款可以定得標準高一點,決不讓配合拆遷的市民吃虧。這樣一來,如果中間遇到什么阻力,那些有影響力的市民,就會主動幫著咱們做工作了。剩下極個別的刺兒頭,我再找人想辦法,就容易得多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