嫡子身份上,朱允熞沒有朱允熥大,所以,在繼承皇位順序上面朱允熞根本爭不過朱允熥,除非朱元璋更改皇明祖訓。
那么,問題又來了,洪武二十五年,朱標死的時候,大明已經立國二十五了。
皇明祖訓就在那擺著呢。
所有人都知道,大明是嫡子長孫繼承皇位,結果朱元璋要改?
朝臣豈能同意?
朱元璋可以一意孤行去改,但是,會不會出亂子?會不會影響到大明的江山社稷?
若是朱元璋年輕一點的話,或許他能憑借自身的威望鎮住,但是,這個時候他已經老了,指不定哪天兩眼一閉就走了。
這種時候,朱元璋哪里敢賭。
所以,朱允熞不能繼承皇位。
大明嫡子長孫繼承皇位的制度不能變更。
如此一來,只能還是在朱允炆的身上想辦法。
“唰唰唰!”
群臣聽到朱允熥的話,面色紛紛一變。
朱允熥的話說的太大膽了,直接映射了呂氏,并且提到了常氏和朱雄英的死。
這個話題,顯然不是他們這些人能夠討論的。
方孝孺皺了皺眉頭,他很想反駁朱允熥,但朱允熥說的話,貌似沒有一點問題。
嫡庶之分由來已久,而且,捍衛嫡子身份的人群,正是天下的讀書人。
他作為讀書人的領袖,自然也是要維持皇室的正統,他之所以不怕死,就是覺得自己是為了捍衛朝廷尊嚴而死,為了皇室正統而死,他死的浩蕩!
但現在朱允熥的一番話語,將他身上的傲骨,蹦的粉碎。
“說白了,你們都畏懼皇爺爺的威嚴,因此,對皇爺爺隨便丟出來的一個理由,便很順利的就接受了,而皇爺爺之所以選擇朱允炆,是為了秀他那半吊子的權謀之術,為了他所謂的朝堂平衡。”朱允熥面色平靜。
他從不否認朱元璋能力優秀。
但是,玩權謀,朱元璋的手段還真的不高。
朱元璋厲害的是打仗,是智商,是鐵血的手腕。
但他偏偏失了智,去玩什么朝堂的平衡,而且上手之后昏招頻出。
若是細心一點,翻閱一下史書便可發現,對于朱元璋很多的抨擊,大多都是在他年老之后出現的。
而這個時候的朱元璋,自認為權謀無雙,各種操作。
結果,他選擇了朱允炆這個看似忠厚孝順,實則刻薄冷血的孫子繼承皇位,他選擇了方孝孺、黃子澄、齊泰這三個有忠心無能力的人輔佐朱允炆,他還選擇了李景隆這個不擅長打仗的人當朱允炆的打手,他還.昏招太多了。
群臣低頭不語。
之前他們一直在逃避,不愿去想這些事情,但此刻卻被朱允熥直接將窗戶紙戳破,逼得他們不得不正面去面對。
朱允炆繼承皇位,確實有那么一點點不妥。
朱允熥目光直視方孝孺,道:“我起兵打回應天府,并不是什么謀逆,而是撥亂反正,阻止大明將來有可能發生動亂。”
方孝孺低下頭,沉默不語。
此刻的他,像是一只斗敗的公雞,再不復之前的昂揚斗志。
朱允熥面色平靜,重新走到龍椅前,抬頭看向群臣,道:“諸位大人,現在,你們大聲告訴我,這皇位我坐,合不合適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