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沒有明確的去說什么,只是將事情的本質剖析開,去供朱允熥參考。
姚廣孝的選擇,看似兩不相幫,但實際上已經是偏向了朱允熥,因為對于朱允熥而言,他需要的就是一個明確的觀點。
“你說的很對,朕最后選擇了接受四叔,將來你們說不定還能一起共事。”朱允熥意味深長的道。
姚廣孝聞言神情一怔,而后起身恭敬的下跪,道:“陛下,臣雖然是一名和尚,但是也知道食君之祿,忠君之事,臣雖然與燕王相處十多年,但如今既然已經跟了陛下,此后自然是對陛下忠心。”
“快起來,別多想,朕就是提前和你打個招呼,讓你有個心理準備,至于忠心,朕向來只有一個態度,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。”朱允熥擺擺手。
姚廣孝站起身,看著朱允熥平靜的神情,心中一陣后怕,暗道:“幸好我沒有打算繼續與燕王有什么交集。”
君心難測,現在他有點理解這句話了。
朱允熥的話語,他根本分不清哪句話是真的,哪句話是假的。
不過,這些似乎都不太重要,只要他安心做事,朱允熥這樣的帝王,能夠給到他一切的支持,而他,需要的就是如此。
或許,朱允熥能夠給他的舞臺,即便是朱棣真的造反成功,也不一定能夠給的到。
“有的人,天生就是王者!”姚廣孝心中一陣感慨。
之前的時候,他并不信什么命理之說,但是看到了朱允熥,他有點信了。
王者,海納百川,御百臣,掌九州大地!
“對了,還有一件事情,你幫著朕參謀參謀。”朱允熥端起酒杯,飲了一口,想到大明官員貪污受賄的問題。
任何朝代,都避免不了官員貪污受賄。
畢竟,官員也是人,有七情六欲。
官員的貪污受賄,這是任何皇帝都感到頭疼的問題。
朱允熥不敢說他做了皇帝,大明的貪污問題就能得到徹底的根治,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但是,盡可能的情況下,還是要治理一下官員貪污受賄的情況的。
別的不說,貪污受賄的官員少了,大明老百姓的日子,是不是就能好一點了?
任何時代,底層百姓都是最苦的一群人,而他們的數量又是最為龐大的。
朱允熥從不認為自己是什么圣人。
但是,盡可能的情況下,他還是打算為這個時代的百姓做一點什么。
哪怕是退一步講,他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。
畢竟,只有百姓們安居樂業了,江山才能穩固不是。
“這是臣的榮幸。”姚廣孝道。
“朕決定,要給官員們提升一下俸祿。”朱允熥道。
后世的歷史上,有人也曾說過,大明的俸祿其實不低,朱元璋定下的錢財,能夠滿足官員們的日常需求。
但這個觀點根本就站不住腳,兩個問題,直接就卡死了。
一:俸祿不低,那問題來了,難道大明的官員們都不怕死嗎?朱元璋立下了那么嚴苛的刑罰,他們還要頂風作案,就是愛走鋼絲?就是要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?
好死不如賴活著,普通人尚且如此,前路光明的官員,又豈會想死?
二:筆桿子,眾所周知,無論任何朝代,筆桿子基本上都是掌握在文臣的手中,而文臣是官員的主體,或許文臣會夸大其詞,但是,如果大明真的俸祿很高,歷史上又豈會出現大明俸祿超級低的說法?
難道說,大明的官員,都愛撒點小謊?
“給官員們提升俸祿?”姚廣孝聞言一愣,心中有些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