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知在上海的汪系人馬和中華日報的記者,一起去機場接機。
飛機落地,艙門打開,汪逆走出來,記者們咔咔拍照,官員們迎上去。
“汪先生周先生.”一群直覺談判結果會不錯的官員笑著沖上前。
念叨著歡迎汪先生返回上海。
“辛苦汪先生了。”
“為和平建國大業,千里奔波,汪先生實在是辛苦了。”
“汪先生,不知道談判的結果怎么樣”
一堆馬屁精湊上前圍著汪逆。
但顧硯聲不同,帶著微笑臉來到周部長身邊,他主攻的就是周部長。
“部長,晚宴我已經安排好了,就在華懋飯店,現在可以直接過去,您看還需不需要先安排各自回家洗個澡休息一下”
“既然都安排好了,那就先去吃飯吧。”
周部長笑了笑,“外面也沒睡好,吃也吃不好,吃完飯再回去睡吧,我去跟汪先生說一聲。”
周部長去跟汪逆耳語了句,看見汪逆點頭,大家就出發去飯店。
“硯聲,你跟我一起坐。”
顧硯聲上了周部長的車,周部長急于了解上海的事態。
不過讓顧硯聲先問出口了,“部長,談判的事宜順利么”
要完全按真相回答,當然是不順利,日本并沒有在后續的談判中讓步太多。
以至于按照日本人的合同簽,汪先生的臉面就會非常不好看,而且可能會引起來投靠的人意興闌珊,甚至會不來,哪怕已經來的人,像顧硯聲傅肖庵這種上海本土派,可能就不幫忙了。
所以去日本的人現在私下里達成一致,除已經公布給屬下的正常條款以外,那些后續日本人加上的苛刻條款就不必讓其他人知道了。
但顧硯聲就不同了,周部長考慮后還是決定說一說。
一是日本人以后派遣顧問的事情,顧硯聲只要當這個部長就會知道,瞞是瞞不住的,二是也算是一次真心考驗,如果早晚變心,那還不如早變心。
周部長頓了頓道:“有順利的也有不順利的,順利的是日本內閣對于我們成立唯一政府已經沒有意見,各部門都支持,不順利的是,軍部臨時增加了一種制度。”
周部長說了下日本人臨時加的顧問制度。
“汪先生剛才在機場給別人輕松的態度,其實也是安慰的成份居多,此次日本之行,每一次談判我們都背負巨大壓力。”
饒是顧硯聲有所心里準備,也被汪逆的軟弱震驚,這種條件還需要談
但凡日本人拋出這種條件就該回來了,哪還需要呆上這么久這不是誠心示弱么
顧硯聲哪怕拋掉自己的身份立場,就從一個一心為汪汪的漢奸角度考慮,都覺得這個條件太苛刻了。
“這條件也太苛刻了吧汪先生簽了”
“還沒有,我們也要爭取最大利益,晾一晾日本人,不急于一時簽約,反正我們先干我們的事就行。”
顧硯聲聞言感慨搖頭,“還是太苛刻了,按理說日本人要以華制華,汪先生對他們來說,作用非常大,日本人提出顧問制對他們來說很正常,可談判總能談下來一部分吧
日本人怎么會不讓步呢是不是逗留的時間太長了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