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除去玉京府過冬的糧食,國庫中能調用的糧食,也就只有五十萬石。”
“只有這點糧食?”
“五十萬石,這夠干什么?”
戶部尚書的話,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。
議論聲,在議政堂中響起。
五十萬石糧食,連玉京城外的難民,都救濟不了。
更不用說是整個西北,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了。
“子騫,怎么回事?為何朝廷糧食,只有這么一點?”
不等左相問責,右相搶先一步,開口問道,給自己“小弟”一個解釋的機會。
“啟稟右相,今年西北大旱,朝廷免了西北的賦稅,一分錢都沒有收上來。”
“還有前年,東海水族入侵,山東地區,生靈涂炭。”
“陛下給了膠東、瑯琊和臨淄三郡減免賦稅三年,要到明年才開始收取賦稅。”
“這三郡,乃是賦稅重地,沒了三郡賦稅,朝廷本就拮據。”
戶部尚書大倒苦水,不是他不擅理財,而是真收得少,用得多。
能勉力收支平衡,這已經是夙興夜寐的結果了。
“諸位,賑災所需的糧食,到底怎么辦?諸位總要拿出個辦法。”
“反正戶部最多支援五十石糧食,再多沒有了。”
“你們就是把戶部賣了,也湊不出賑災的糧食。”
左相聽完戶部尚書的稟報后,沉吟一二。
“加稅吧。”
“左相,下官反對。”
“朝廷賦稅,已經夠重了,再加稅,怕是要官逼民反。”
之前一直沒什么聲響的禮部尚書,直接跳了出來,義正辭嚴地說著。
他一臉正氣的模樣,仿佛在說。
再加稅,大乾就要完了。
看到禮部尚書跳出來反對,武相心中只覺得好笑。
禮部尚書是江南人士。
朝廷要加稅,江南這個賦稅重地,自然首當其沖。
苦一苦江南老百姓,救救西北的可憐人。
這種手段,左相秦墨白當政時期,干了好幾回。
“守正,若是不加稅,你說怎么辦?”
左相繃著神情,眼神中似乎有不滿,質問著禮部尚書。
“這……”
禮部尚書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。
見禮部尚書一時拿不出主意,右相給戶部尚書一個眼色,戶部尚書頓時心領神會。
“不妨再向神農谷借貸一千萬石糧食。”
神農谷,十大道庭之一。
以種植草木和煉丹術聞名天下。
若論哪里糧食最多?
不是大乾朝廷,絕對是神農谷。
朝廷向神農谷借貸糧食,也不是沒有先河。
到現在,還欠著神農谷七百萬石糧食。
“不可!”
“堂堂朝廷,向神農谷借貸,成何體統?”
“若是傳出去,會讓天下人恥笑的。”
左相義正詞嚴地拒絕了。
態度之堅決,根本不給戶部尚書辯解的機會。
武相全程看戲,微微搖頭。
拒絕借貸,左相說得義正詞嚴。
時機上,還是逃不出奪嫡之爭。
二皇子的母妃,乃是神農谷的圣女。
向神農谷借貸,意味著神農谷對朝廷有更大的影響力。
這是以左相為首的太子黨,堅決不能接受的。
到目前為止,除了太子之外,二皇子是唯一一個被冊封為親王的皇子。
可以說,二皇子就是太子最大的對手。
在朝堂上,以右相為首的二皇子黨,也屢屢和太子掰手腕。
議政堂中,爭吵不斷。
就加稅和借貸兩個法子,吵成一團,誰都無法說服誰。
“陛下駕到!”
蘇公公尖細的聲音響起。
剛剛還爭吵不休的議政堂,頓時寂靜下來,落針可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