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老二,陸茵提及甚少,似乎不愿意說太多。
王小北私下揣測,老二或許追隨光頭去了對岸,這是最有可能的情況。
否則,實在難以理解為何連陸茵不愿意說。
是感覺羞恥嗎?
王小北不理解。
無論如何,現下的安爺確是孤苦伶仃。
想到此,他搖了搖頭,將思緒拋諸腦后,專心準備起年夜飯所需的食材。
下班時間每個單位各有不同。
有的人中午就回家了,有的單位則磨蹭到下午3點才放人。
副食品店是服務行業,張美英注定是家中最晚下班的人。
當她到家的時候,已經到三點半了。
張美英一到家,王小北便自覺地離開灶臺。
盡管如此,該做的準備已經基本都弄好了。
鍋里燉好了臘肉,只需再炒幾個菜,年夜飯就算大功告成。
然而,看到弄了這么多吃的,張美英免不了開啟她的“念經”模式。
“唉,你看看你,就不會省著點兒過日子嗎?”
“這一過年,家底都快被造空了。”
……
諸如此類的絮叨,家人早已經習以為常,左耳進右耳出,權當背景音。
王小北洗干凈手,走進屋內,只見王家和正坐在那里吞云吐霧。
他湊上前去問:“爸,今年過年你打算怎么安排走親戚的事兒啊?以前你和爺爺沒分開住,現在各過各的,你打算什么時候回村?”
“大伯家呢?以前大伯不在家,現在總得去看望一下吧?還有大姑那兒呢?”
知道王家和對爺爺的牽掛,王小北并沒有提及其他可能影響心情的話題,心想實在不行,走個形式應付一下便是。
至于王家富家,那是萬萬不可能去的。
王家和聽到這話,眉頭微皺,手中的旱煙袋在沉思中忽明忽暗。
片刻后,他問:“那……我們回村里該拎什么呢?”
幾乎沒有給父親送禮的經驗,此刻王家和意識也不知道怎么弄。
王小北聳聳肩,回答道:“這個我也不太清楚,你自己看著來吧。不過,現在每個人家里糧食都不多,咱們這一大家子上門,可得考慮別給他們添負擔。”
村里除了紅薯,也沒啥好招待的,這個年過得估計夠嗆。
過來幾年困難時期,城里情況還能好些,農村幾乎都不走親戚了。
畢竟,一走動起來,平時緊巴巴的口糧就得不夠吃了。
甚至還有直接自己帶糧食走親戚的。
不過,大伯王家軍今年剛回來,無論如何,他定會到村里走一遭。
“家和,家和!”
這時,門外突然傳來一陣喊聲。
王家和聞聲立刻起身,迅速向門外走去。
推開門扇,只見板兒爺趙興德站在門口,滿臉笑容。
“家和,雷大爺家缺一個人打牌,咱們快去湊個熱鬧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