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飯都是隨便對付了一下。
等到下去,就開始炸油餅、丸子了。
魚被切成塊,裹上面醬,在油鍋中煎炸出一份酥魚,放著晚上的時候做魚湯。
此時,小西帶著小菊,用廢舊的酒盒制作簡易燈籠,等大年夜串門時提著。
一個木棍提著酒盒,里面放著蠟燭,便是孩子們手中的花燈。
“小北,聽說初一到初五有廟會,就在南新華街道那兒,要不咱一起去看看?”王梅一邊切著菜,不忘抬頭問。
王小北一邊掌勺炸丸子,一邊說著:“到時候看咱爸怎么說吧。”
城里的廟會與鄉下的大集相似,就是更加熱鬧一些。
“行,初一咱們不走親戚,那就初一去逛逛。”
王小北輕輕點了點頭,“好。”
說完,他轉身對來看他炸魚的劉佳和小慧笑了笑,給了她們一塊已經放涼了的油餅。
“給你們拿去吃。”
這是醬油廠劉藤家的大女兒和周寡婦家的小閨女。
“多謝小北哥哥。”
兩個女孩接過油餅,甜甜地道了聲謝,便歡歡喜喜地去了別家。
這樣的場景在大院中再尋常不過。
小西和小菊早已經跑到雷大爺家吃了炸好的粉絲餃子。
你去我家,我去你家,孩子們的肚子幾乎都被各家好吃的填飽了。
“都有份,不要搶!”
對面杜大爺從滾燙的鹵鍋中撈出吃的,笑盈盈地招呼著圍攏過來的孩子們。
王小北瞥見這一幕,不禁微微一笑。
杜大爺鹵的是豬心肺與其他雜物,香氣四溢,引得一群孩子紛紛過來,你一塊我一塊,分外和諧。
王小北曾想過自己動手做一些鹵味,怎奈鹵煮胡不肯給配方,而他對別處的調料又興趣缺缺,一來二去竟把這事拋諸腦后。
幸虧今天他早早排隊買回一份鹵煮,一份給安老,一份留給家人吃。
“小北,多謝你的東西啦!”
季珊滿臉笑意,下班回來的她輕快地走近,向他親切地打了個招呼。
王小北心領神會,無論是上次去釣魚,還是前幾天購買的大骨頭、豬心肺、豬血,他都給季珊也留了一份。
他微微一笑道:“哪里的話,那也是你自己花了錢買的嘛。”
季珊聽完,嘴角上揚會心一笑。
她拿起鑰匙,打開房門進了屋子。
片刻之后,就看到她提著煤爐子出現在門口,開始忙碌地生火,準備做年夜飯。
王小北也在一旁邊忙著自己的事,一邊看著季珊弄。
一個人過春節,確實有點孤獨。
看著季珊似乎打算簡單弄幾個菜夠自己吃,他不禁想起了同樣一個人的安爺。
安爺不肯接受他的邀請,即便陸茵家的年夜飯,他都不肯去,真是個倔老頭。
王小北對安爺的家事一直頗感興趣,從陸茵口中得知,他曾有3個兒子。
老大早年投身革命,卻從此杳無音信。
老三因闖禍被安爺送出國,與陸茵的父親一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