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家的崛起,很大程度上是依仗著杜家的勢力,才在城中逐漸嶄露頭角。
然而,清朝亡了,杜家成員就進入政府工作,最終舉家遷往海外。
那時,潘家人沒走。
不過幾年前,潘嘉平的父親帶著全家,移民到了海外,說是去投奔杜家。
但并沒有包括三房池嫣及二房潘嘉平一家。
當然,池嫣的獨子被帶走了,只留下池嫣一人,孤獨地守在這邊。
潘嘉平之所以沒能一起,部分原因是他已經故的母親與大房之間的嫌隙,使得他被留了下來。
早年間,潘嘉平一家與池嫣的關系并不好。
但隨著時間推移,尤其在池嫣的兒子出國后,作為晚輩的潘嘉平基于禮數,開始去探望這位孤苦的老太太,兩房之間的關系因此漸漸緩和。
王小北聽完,咂舌不已,望著潘嘉平,真想告訴他,你還是趕緊想辦法出國去吧。
就這家庭,到了那幾年,妥妥的進牛棚啊!
而且,他熟悉的人中,類似情況還真不少……
柯家、安爺、再到潘家。
一旦他們遇到難處,他絕不會袖手旁觀,而這還只是表面上看得見的,背后不一定到時候還有誰會出事呢。
甚至自己大伯,也無法確保將來不出問題,雖然概率很低,但也不是絕對安全。
想了一下后,王小北決定不要杞人憂天。
畢竟,許多事情是避無可避的,兵來將擋水來土掩。
只要人還活著,總有辦法。
大不了,到時把所有人都安排到港島避風頭就是了。
最讓人頭痛的非安爺莫屬,這老爺子頑固的緊,加上年歲已高,先前從來沒有出過國門,如今更不可能愿意遠行了。
看情況,真不行到時候給他來個措手不及,敲暈了再帶走。
談話間,三人已經進了通向潘嘉平家的巷子。
“你先回家吧,我陪小北過去那頭看看,孩子還等著呢。”
潘嘉平望著妻子,囑咐了一句。
潘嬸點點頭,向王小北招呼了一下便轉身回家。
等她走了,潘嘉平帶著王小北,拐進了胡同的另一端。
只不過沒等他們到地方,陸茵騎車的身影便映入眼簾。
“哎,小北……我剛打算回家呢。”
看見兩人,她急忙剎車,對著一旁的潘嘉平笑著問:“他是……”
王小北見狀連忙介紹:“哦,這是我公社時的班主任潘老師,恰好路上碰到。潘老師也住這兒,就一起過來了。”
說完,他望向潘嘉平,笑中帶幾分得意:“潘老師,這是陸茵阿姨,學校之前為我開的表彰大會,就是因為我救了陸阿姨。”
潘嘉平恍然大悟:“原來這樣……你好,陸同志,我是小北的先前班主任,潘嘉平。”
“哎呀,潘老師你好。”
陸茵亦是客氣道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