見眾人發愣,王小北笑了笑。
“行了,就說到這兒,當我開了個玩笑。哦,對了,你們那魚啊,悠著點兒吃,這都快入秋了,還是這么個情況,總覺得哪兒不太對勁……”
言已經至此,他便笑著離去。
代食品雖未明說替代限量,但現在糧站沒糧食賣了,買還是不買,成了難題。
買了,心不甘情不愿;不買,就得忍饑挨餓。
估摸著糧站的工作人員也有指標,得想法子把這些貨銷出去,總不至于強買強賣吧。
畢竟這北平,洋面孔可不少……
說不定,過不了幾天,街坊鄰里間就開始流傳起那些所謂的“小道消息”。
代食品的出現,往往預示著其他指示緊隨其后。
眾人望著王小北的背影,又互相對視了一番。
趙興德的媳婦,趙嬸想了想,低聲說:“你說,他家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?小北的大伯好歹也是干部。”
雷大媽想了想,搖頭否認:“不可能吧,他大伯官再大,還能比咱街道的劉主任大?”
“那可說不準,劉主任真要有啥事兒,會跟咱們透露嗎?小北說得對,那不成傳謠了嗎?她還怎么管理咱們這一片?”程大媽一副深諳世故的模樣。
幾人聽了,皆陷入沉默。
一時間,王小北的話是真是假,叫人難以辨清。
正當大伙兒心里頭半疑半信時。
后面幾日市場里的光景,仿佛讓大伙兒瞅見了希望的曙光。
突然間,大伙兒驚訝地發現,買米面雜糧、副食品,就連水果這些平日里緊俏的玩意兒,竟然沒想象中的那么費勁了。
唯獨程大媽,心存疑慮,買得少之又少。
王小北初時也是一頭霧水,這到底是咋回事?
一陣琢磨,他才恍然大悟……
原來是為了十周年大慶,國慶的隆重獻禮。
聽說為了籌備這個日子,自去年起,全國各地就開始勒緊褲腰帶,全力確保北平的物資供應不斷檔。
畢竟,那天據說會有不少洋人來,這樣的特殊時刻,可不能丟面子。
對此,王小北并不感到意外。
連著幾天,街頭巷尾,人們竊竊私語的,都是這一年多的艱難困苦總算熬出了頭。
這天,他送兩個小家伙去學藝,自己則照舊和曹子昂、曹子新倆哥們兒切磋武藝。
小西嘛,自是有張美英在家張羅飯菜,餓不著。
夕陽西下,回到家中,看見王梅正和小西拉著家常,兩人說的正高興。
“喲,這是誰啊?”王小北打趣道。
“你還有心情逗樂,我這脖子快疼死了……”
王小北一屁股坐下,見王梅揉著脖子,齜牙咧嘴的模樣,不由笑了。
王小北抿了口涼茶,笑問道:“咋啦?擦傷了?”
想必是的。
這炎炎夏日,露天作業,既無遮陽避雨的地方,修水利工程的辛苦更是勝過農活,想來定是吃了不少苦頭。
王梅的膚色已經恢復成鄉下的標配,近一年的保養算是白搭了,甚至還曬得更黝黑了。
“對,沒錯。皮都磨破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