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時,不論菜市場、副食店還是街邊小攤,幾乎每處賣東西的地方都能見到大白菜的身影。
更有大卡車做的流動攤。
據說,每年這場白菜會戰的參與人數能達7萬多人。
北平郊區的公社、大隊里的人肩挑背扛,車拉筐裝,成群結隊地將白菜送往城市各處。
這事兒重視到何種程度呢?
哪怕你正在工廠上班,只要說去買冬儲大白菜,領導二話不說準你假。
當然,假雖然給,工資可是要扣的。
為什么大家不約而同選在這10天搶購?
是因為國家有補貼政策,價格較平日低了足足三成。
錯過這個時節,白菜不僅價格上漲,一旦遭遇霜凍,保存就成了大問題。
飯桌上,張美英又叮囑了幾句:“對了,明天天氣開始涼了,多穿點衣服,別冷到了。”
說完,她又自言自語:“真是怪了,今年這天氣,怎么降溫這么遲?都晚了快半個月了。”
每年一到十月中旬,氣溫就開始下降,早上和晚上的溫差很大。
白天中午熱的不行,但傍晚早上又冷的得穿棉衣。
王家和也點頭道:“不知道啊,這天氣確實古怪得很。”
話語間,他皺著眉頭:“你說,每人就分那么五十斤大白菜,要吃四個月,還不算是中間放壞的,這夠吃嗎?”
回想起去年,因為大家伙都要煉鋼,農田里的菜幾乎沒人管,導致蔬菜很少。
本以為今年能有好轉,可現在的情況卻似乎和去年一樣。
張美英也是搖頭:“不清楚,聽人說,今年田里的大白菜遭了心腐病和爛斑病,還挺嚴重的。”
王家和聽了,輕輕點了點頭。
做為鄉下人,他對這兩種常見白菜病害并不陌生。
心腐病讓白菜從芯開始腐爛,如同失去生命力的黃葉子,帶著腐敗的氣息。
爛斑病則是從葉片邊緣開始,逐漸化出膿水。
無論遭遇哪一種,產量都要減少一半。
張美英笑著說:“好了,總比去年強些吧,去年那會兒每家有多少菜啊?”
王家和一想,也不得不承認,于是沒說話繼續吃著飯。
然而,王小北卻有不同的看法。
雖然大白菜比去年多了一些,但平均下來每天也就4兩左右,還得考慮儲存過程中的損耗。
4個月算下來,每人每天最多2兩。
更別提去年還有各式各樣的副食品可以補充,如糕點、干貨和罐頭,那些不僅能夠填補飯桌的空白,還富含營養。
相比之下,大白菜的營養價值幾乎沒有。
何況今年那些副食品也買不到了。
看樣子,這個冬天恐怕是難熬的,與去年相比,情況只可能更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