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小北在一旁聽著,郭臨在班上可是前十的尖子生。
就因為糧食緊張,不上學了。
除了他,本班的人已經少了快10個,幾乎占了班級兩成。
至于錢珊珊提到的學校合并,確實已經在悄然進行中了。
那一年,他們進城之際,教育界也翻開了新篇章。
村里紛紛豎起了小學的牌子,就是所謂的初小,還設立了幼兒園,以便媽媽們能解放出來去勞動。
城里呢,為了緩解教育資源緊繃的狀況,各類學校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覆蓋小學至高中,還有職校、農校乃至中專。
這些學校幾乎一眨眼的功夫就建成招生了。
時至今天,許多學校已經合并重組,鄉下的幼兒園大多已經關了,就連不少小學也難逃相同的命運。
而這背后的緣由嘛……
嘿,只能說步伐邁得太快。
正值三月,青黃不接的時節,教室里一片懶散,學生們個個提不起勁兒。
錢承福瞅著這幅光景,最終只能無奈地叫上了所有人。
這情形昨天已經有先例,不單是他們班,其他班級也同樣喊上了。
干什么?
聽歌放松唄!
學校里凡是得空的教職員工都被請來了,音樂老師和體育老師自然在其中。
袁磊正忙活著,也被喊了過去。
他早前接到通知,今天要給同學們鼓鼓勁,一聽這話,立刻扔下鋤頭,跑回去取了他的手風琴。
看眾人到齊,袁磊環視一圈,開口道:“同學們,我明白,對你們這年紀來說,下田或許太辛苦了。”
老師們聞言,眉頭微皺,怎能在孩子們面前說喪氣話?
不過他們并沒有出聲,畢竟知道袁磊還有后話。
袁磊稍作停頓,見學生們瞪大眼珠子望著他,不禁笑了。
“所以,學校希望我彈一些鼓舞人心的曲子,為大家加油鼓勁。不過,我這人口才不好。”
這話逗得大家笑了起來。
眾人笑聲漸息后,他接著講道:“給大家分享個小故事,世上有一種群體,名叫吉普賽人。”
“他們在全球各地游蕩,從不扎根,世世代代承受著貧苦與偏見,可偏偏這個民族活得灑脫、達觀,擅長歌唱舞蹈。”
說話間,他手中的手風琴已經悠然響起。
“這首曲子,是西班牙一位作曲家深受他們精神觸動所創作的,它告訴我們,人生之路難免顛簸,我們得勇敢迎接挑戰,開辟新徑。”
“難關只是短暫的陰霾,終會雨過天晴。”
琴聲裊裊,隨風飄揚。
或許是被袁磊的鋪陳所感染,大家聽得格外入神。
在場眾人都是側耳傾聽,王小北也全神貫注。
他關注的并非故事內容,畢竟這首曲子他早已經熟悉,不過是鋼琴版算了。
他看著袁磊演奏手風琴的動作,在掃描之下,一切動作都逃不過他的眼睛。
哪個鍵對應哪個音符,風箱該如何推拉,一切都了然于胸。
這并非他第一次這么做,自打袁磊第二次演奏起,他就悄悄開始學習。
幾分鐘轉瞬即逝,一曲結束。
“行了,大伙兒繼續忙活吧!待會兒我再給你們演奏幾曲。”
袁磊見狀,笑瞇瞇地對眾人宣布。
大家聞言也紛紛散去,回到自己的責任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