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吃飽了。”
李曉海放下碗筷,從椅子上下去后就往屋外跑。
李小竹的眼睛一直盯著他,直到棉門簾被放下。
“吃飽了~吃飽了~”
李小竹想跟著哥哥一起去玩,只是她剛把手里的小木碗遞到周玉琴面前,便看到一雙筷子朝自己敲過來。
她趕忙閉上眼睛,“沒有~沒有~吃飯飯~我乖~”
李小竹攥著木勺的手,舀一了勺小米粥后急忙塞進嘴里,“好吃~香~”
周玉琴都被氣笑了,收回停在半空中的筷子,夾了一根青菜遞到李小竹嘴邊。
“張嘴。”
李小竹腦袋后仰,“不要~”
“把它吃了,不聽話明天不帶你出門。”
李小竹擰著眉頭,張開嘴,咬住青菜后很是不情愿的嚼了起來。
“我買這么貴的菜給你們吃,好像是我在害你一樣,不許皺眉!”
周玉琴不是為了說教而說教,青菜確實很貴,她也就買了一斤,炒好后留下一半給兒子閨女吃,另外一半送到了正房。
“你也吃,別不舍得。”
李向東給周玉琴也夾了一筷子。
國內58年就已經有聚乙烯薄膜搭建的蔬菜棚,到今年為止全國大中小蔬菜棚面積約6667公頃。
所有說這年頭,北方的冬天不是只有蘿卜白菜和土豆,反季節蔬菜也是有的。
只是供應給城內的數量不多,對外銷售價格昂貴,普通老百姓很少會有人去購買而已。
因為在大家的觀念里還沒有膳食均衡這個詞,冬天的青菜,在普通老百姓看來只是個稀奇。
這玩意夏天能隨便吃,為什么要冬天花大價錢去買?
有這個錢不如直接買肉和雞蛋!
“爹,娘,我能不能帶著連環畫去太姥姥家?”
進屋的李曉海抱著一摞連環畫,跟在他身后的李曉波同樣如此。
“從哪拿的放回哪去,這些東西不許帶。”
李向東攔下周玉琴,看向站在桌前的小哥倆。
“一人只許帶一本,路上自己拿著,丟了別哭也別鬧,行就這樣,不行該干嘛干嘛去。”
李向東在這種事情上態度一向很寬松,允許他們拿一本連環畫,其實也是想讓他們倆養成良好的習慣。
培養物權意識,自己的東西自己管理,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。
“我帶這一本。”
“這本我帶著,你帶別的。”
“曉波哥哥,這本我還沒看夠呢,我想帶這個。”
“我帶著你也可以看呀。”
李曉波和李曉海兩人吵吵嚷嚷的,蹲在屋門口挑選著自己要帶哪本連環畫。
他們倆的動靜,引的李小竹一直探著腦袋頻頻觀望,手里的木勺都懟在自己臉上兩次。
周玉琴拿著手絹給李小竹擦干凈臉,看向屋門口,“曉波。”
“怎么了三嬸?”
“你帶著弟弟去隔壁屋吧,你們倆在這,你妹妹都不知道吃飯了。”
“好嘞三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