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向東豎起一個大拇指,兩人邊往外走,他邊開口道:“有長進,都會說成語了。”
“滾蛋!”
兩人嘻嘻哈哈的一個騎車,一個抱著電視機坐在后座上。
這年頭,京城的電視機保有數量已經不少,但這也要看地界。
像老李家所在的船板胡同,住在北邊的那些大戶人家,好多家里都有,但南邊的大雜院,住的全都是賣力氣掙錢的,家里的居住面積都緊緊巴巴,自然不會花大價錢去買電視機。
反正李向東沒有聽說過,他們胡同南邊的誰家有。
阿哲抱著電視機上門,讓激動萬分的李曉濤,一嗓子吼的正房屋里所有人都聽到了。
眾星捧月進屋,李父和李大哥重新歸置了一下屋里的擺設。
電視機按鈕一開,搖擺好天線的角度,黑白熒幕里出現人影。
李曉江幾個全都蹲在電視機前,李曉梅的任務最重,她要抱好時刻想要鉆進電視機里的李小竹。
甭說家里的孩子們,李母這些干活的大人也會時不時扭頭看一眼。
“阿哲,出去抽根煙。”
李向東招招手,阿哲跟著從屋里出來,然后阿哲就被他塞到手里一條大鯉魚。
“不是喊我出來抽煙的嗎?”
“抽什么煙?少抽點,跟我一起干活。”
“...”
阿哲嘴里罵罵咧咧,手上收拾著大鯉魚,李向東也沒閑著,今晚可不止吃魚,還有雞和各種肉呢。
時間緩緩流逝,餃子已經包好,年夜飯的硬菜已經入鍋。
李向東哥仨門前小廚房里的火灶都沒有閑著,燉雞、燉魚和燉肉。
下班的李二哥回家,正房門前的灶臺開始炒菜,手里拎著四個飯盒,兩瓶酒的阿哲他爹進院,正房屋里煤爐子上的鐵鍋開始煮餃子。
今晚除了老李家一大家子人,還有蛐蛐孫和阿哲父子倆,人比較多,屋里的小飯桌換成了李大哥屋里的四方桌。
男人一桌,女人和孩子一桌。
大家說著新年的祝愿,吃著美味佳肴,看著電視里正在播放的節目。
現在可沒有春晚,直到83年才正式定名《春節聯歡晚會》,也就是春晚,并且是以直播的模式開始播出。
今晚播出的欄目是《八十年代第一春》,這檔欄目里出了一部名叫《三峽傳說》的風光紀錄片,配音的是趙中祥,就是那個春天到了,萬物復蘇,又到了動物交配的季節
還出了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《鄉戀》,演唱者是幾十年春晚必備節目《難忘今宵》的演唱者,大領導的兒媳婦。
老李家這邊歡聲笑語,另一頭的老侯家。
吃飽喝足,微醺狀態的侯建設,抄起雞毛撣子對準正在啃雞爪的侯三一頓抽。
“哎呀呀~疼!爹,你好好的打我干嘛?”
侯三手拿雞爪,圍著滿滿一桌年夜飯打轉,后面跟著緊追不舍,不斷揮舞雞毛撣子的侯建設。
“好好的打你干嘛?你忘形挺大呀,我幫你好好回憶回憶!”
又挨了兩下雞毛撣子,左躲右閃的侯三想起那一抹紅色,他皺巴著臉,求饒道:“爹,我錯了,二爺爺,你快甭喝了,你幫我說兩句好話呀,大過年的不能打孩子!”
侯大爺聞言放下酒杯,無情的擺了擺手,“沒事,還沒過十二點呢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