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歲不眠,以待天明,稱曰守歲。
這種風俗早在西晉便已十分盛行,講究的人家,守歲時還要點一根特制的‘守歲燭’。
守歲守的是光陰,守的是為長輩祈年益壽,守的也是孩子,因為有個傳說故事,講得的古時有個小襖名‘祟’,除夕當晚出來吃小孩,除夕守祟,同音除夕守歲。
反正不管是什么原因,近千年的守歲習俗,早已烙印在整個漢文化民族的血液里。
即便到了后世守歲之風依舊盛行,這種可以光明正大的通宵熬夜打麻將,斗地主和推牌九的機會一年只有一次,錯過豈不是要后悔的把大腿拍腫?
當然,守歲這種熬夜的事情要量力而行,尤其是身高還沒有定型的小孩子們,睡不好會影響到能不能長大個兒。
“東子,我們回了啊。”
阿哲抱著自家的電視機,已經醒酒的阿哲他爹來時拎的四個飯盒,從小炒變成了餃子。
餃子是沒有煮過的,包好后放在院子里凍的邦邦硬。
這是李母特意讓他們爺倆拿的,兩盒等會過了十二點吃,兩盒明天早上吃。
蛐蛐孫走的時候沒要,一是他在家里準備好了餃子餡,回家守歲包餃子也是他的一種消遣時間方式。
二是李母包的餃子全是肉餡的,蛐蛐孫做為地地道道的老京城,除夕吃肉餡的餃子沒問題,但大年初一要吃素餡的餃子。
寓意新的一年里生活素素靜靜,順順當當。
老李家和老施家都是外來戶,不講究這個,大家吃不到一起。
“叔,道兒黑,您抱著電視機回家要是摔嘍就可惜了了。”
電視機的吸引力太大,李曉江幾個全都跟著出來送人,他們心里全都在期盼著阿哲會突然臨時起意,然后把電視機留在他們家里。
可阿哲人都已經邁出大門門檻了,他們心里的那道天籟之音還是沒有響起,李曉濤最后忍不住開口來了這么一句。
李曉濤的小心思瞞不了人,大家自然都聽出來了。
阿哲哈哈笑道:“沒事,叔的手穩著呢,保證摔不了,知道你們想看電視,等過了初一,到時候我搬過來,讓你們看到開學。”
他不是小氣的人,之所以要把電視機抱回家,是因為今晚是除夕,自家的東西不能在別人家過年。
“不用,不用,阿哲你們快回吧,甭搭理他。”
李大嫂笑著回應一句,然后狠狠瞪了李曉濤一眼,同時在心里的小本本上劃了一個道,過完年再算總賬。
“沒事,孩子嘛,過年就要高高興興的,就這樣,李老哥,嫂子,我們爺倆回了。”
阿哲他爹笑瞇瞇的對李父和李母擺擺手,帶著阿哲快步往自家走去。
“甭看了,都趕緊回去睡覺,明天還要起大早呢。”
李向東開始趕人,李曉江幾個識趣的轉身進院,過了初一就能有電視機看,他們現在一個個全都高興的很。
西廂房。
李曉海和李小竹兄妹倆,此時穿著新衣服和新鞋,站在炕上被周玉琴轉著圈擺弄。
她想著趁現在還沒過十二點,兒子和閨女的新衣服哪里有開線或脫線的地方,現在還能動針線,趕緊給縫補一下。
“行了,把新衣服脫了睡覺吧。”
“我不。”
“不要~”
周玉琴剛一撒手,李曉海和李小竹齊齊跑進了炕里面,兩人穿著新衣服正美呢,才不會聽話現在就脫衣服睡覺。
尤其是李小竹,她特別喜歡李老太做的虎頭帽和虎頭鞋,讓她脫掉,她才不樂意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