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張哥,早。”
李向東來到公廁外面,打著招呼往隊伍后面走。
“呦!張大爺,您當老子的怎么排在兒子后面?這我得好好說道說道我張哥,這太不對了這。”
“他急,我不急,東子,你小子甭大清早的跟你大爺我打镲,麻溜后面排隊去。”
“嘿嘿,好,我走。”
“東哥,早啊。”
“早啊槐子,槐子,歲數不小了,個人問題越拖越是個問題。”
李向東對槐子這貨也有些無語,他記得非常清楚,去年七月份的時候,槐子跟自己說相親見了個姑娘,兩人挺對眼,投脾氣,能聊到一起。
當時槐子還請他吃了根冰棍,說好了結婚的時候讓李向東過去幫忙,沒成想槐子高興不到半個月,婚事還是黃了。
后來他才知道,槐子和那姑娘是聊到一起,兩人都是碎嘴子,但就是因為太能聊,聊到最后直接給聊崩了。
“不拖了,今年就辦。”
槐子也急啊,胡同里跟他一般大的孩子都能下地跑了,他這邊卻連婚還沒結,天天晚上孤枕難眠。
“東哥,這次指定能成,到時候我第一個去你家通知,帶上嫂子和孩子們都去我家喝喜酒。”
“有進展?”
“嗯,我跟你說東哥,相親這兩年我算是徹底明白了,跟我相親的那些姑娘,其實說到底還是嫌我家窮。哎,這回我大姨給我介紹了農村的姑娘,我們家不挑人是農村戶口,人也不挑我家沒錢。”
槐子說這番話時心情頗為感慨,他其實一直都知道自己相親屢屢失敗的原因。
什么管不住嘴,愛扯老婆舌都是次要的,家里條件差才是根本原因。
他就一份看倉庫的死工作,老娘身體不好還要吃藥,家底非常薄。
但沒辦法呀,他家條件本就差,之所以前兩年一直找城里姑娘當媳婦,那是因為城里的姑娘哪怕沒有工作也有口糧,找農村的姑娘結婚后更困難。
不過現在好了,隨著包產到戶的政策普及,娶農村姑娘的負擔小了很多,糧食問題可以跟老丈人家商量嘛。
當然,他能接受娶農村姑娘當媳婦,還是因為實在找不到能看上他的,條件再降只能找身體有缺陷的城里姑娘。
“農村的?農村也行啊,你嫂子還是農村的呢,人好比什么都好。結婚后跟老丈人家處好關系,人家女方家的父母也不會看著自家姑娘在城里沒有口糧不是?”
“東哥,你說對。”
“哪兒的姑娘?”
“昌平的。”
“哦,你嫂子也是昌平的。”
“對呀,東哥你下鄉的地方就在昌平,我大姨跟我介紹的姑娘是昌平周家村的,周家村你知道不?我聽我大姨說,那姑娘還和村支書是親戚呢。”
槐子越說越起勁,完全沒注意到李向東的表情已經不對。
“槐子,你先停,你剛說那姑娘跟周家村的村支書是親戚?”
“對啊,我大姨說那個周家村里姓周的都是一個祖宗,那姑娘按輩分應該叫村支書爺爺,東哥,你怎么了?我瞧你眼神怪怪的,你能不能別這樣看我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