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周愛芳,好,我知道了,咱們吃飯。”
“等會再吃,趕緊交代,你問這個干嘛?”
周玉琴不打算放過,李老頭和李老太兩人也把目光朝有些莫名其妙的小孫子投去。
李向東笑笑,“我說,就是我說了,你們聽聽就行,別再往外傳。”
見爺爺奶奶和媳婦點頭,他即便把槐子要和周家村姑娘相親的事情說了一遍,著重點明這個姑娘還跟周大伯是親戚關系,喊周大伯一聲爺爺。
“真的假的?”
這個消息給周玉琴帶來的震驚有些大。
可再一想往常在胡同里遇到槐子時,槐子張口喊自己嫂子的場面,周玉琴震驚過后不由莞爾。
這個稱呼,以后說不定就要改一改了。
這時,李老太突然開口。
“要跟槐子相親的姑娘,也不一定是你們說的這個周愛芳。媒婆嘴里說出來的話,聽的時候要打折扣。說是親戚,周家村姓周的不都是親戚嗎?也不一定...”
李老太的話還沒說完,李老頭打斷道:“你剛沒聽介紹人是槐子的大姨?人自家親戚幫忙說好話,也是幫槐子這頭說,怎么會去幫女方說?既然槐子大姨說了是親戚,那關系肯定遠不了。”
李老頭的這番話說罷,看向李向東和周玉琴。
“過些天你們小兩口回村接孩子,到時候你們再打聽打聽。”
“知道了爺爺,這事等回村是要問清楚。”
周玉琴把這事記在了心里。
她倒不是說要幫忙,或是怎么著。
主要是家里的親戚們,關系親近的都知道她嫁到了船板胡同老李家。
如果姑娘是周愛芳,指不定槐子的大姨一說男方家住在船板胡同,等人一走,周德建家里就要上門去找周父周母打聽消息。
那周玉琴這個當姑姑的也肯定要把槐子家的情況一五一十說清楚,不能讓自己侄女受蒙騙。
如果不是,她回村也要跟周父周母聊聊。
萬一婚事成了,兩人都是從周家村走出來的姑娘,以后少不得要把關系處好。
早飯吃完。
李向東幫著周玉琴去水房把碗筷洗刷干凈,今天無事可做,干完活就開始準備下午登車需要帶的東西。
全國糧票和錢要帶上,等到了西安后李向東少不了出門轉轉,西安當地可是有不少好玩意呢。
不是買坑貨。
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,地下的的確確有很多的古墓,后世還經常上頭條呢,標題就有類似《西安鐵路修的慢,只因文物把路攔》這種。
但自從建國以后,在人民民主專政的鐵拳下,關中地區的盜墓風氣早已經被無情鎮壓。
再加上后來國內施行計劃經濟制度,好些老百姓家里傳下來的寶貝都賣不出價,更甭說盜墓挖出來的東西,這些來源不明的都不敢拿出手。
還有后來的破四舊,老百姓經歷過后慢慢已經不把文物當回事,像什么秦磚漢瓦砌豬圈屢見不鮮。
此時的老百姓們還沒有意識到,家里平時放在角落里吃灰,不起眼的東西,有可能是值錢的文物這個觀念。
再者西安作為有名的古都,民間文物的保有量非常大,倒騰文物的去西安收貨,目前還是以收購老百姓家里的私有物為主。
盜墓賊在關中地區再次頻繁出現,還要等到八十年代的中后期,也就是1985年以后。
李向東這趟過去就是想先探探路,下次再把蛐蛐孫拽上一起跑一趟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