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民大師的思路,還是傳統的制卡思路,先成一個漩渦,然后著手第二個,第三個…最后串聯起來。
而這狂徒的思路,截然不同,他一開始就是九個正渦,最后以九個逆渦成就九個漩渦,從而成卡。
兩種筆法的立意,就單論速度,高下立判。
“這樣制卡,未免也太瘋狂了…”
懷英盯著那卡面,目光呆滯。
這速度快是快了,但難度簡直劇增了。
這狂徒,居然真的有實力?
“這樣制卡,極耗體力和精神力,講究爆發式輸出,速度不能有絲毫停滯,因為一旦停下,就是全局皆輸。”
不知何時,又一名十星制卡師來到場內,接替中正為眾人分析。
“不錯,此人實力深不可測,剛才居然還能分神踢人,簡直可怕。”
中正點點頭,眼里深藏驚駭之色。
常人這么制卡,早就累的不像話了,根本不敢分神。
這突然冒出來的狂徒,不但敢分神,還能穩住,實在令人無法想象。
“呵呵,中正,你可危險了。”
另一名十星制卡師崔宇,摸摸長須,調侃笑了笑。
眾人聞言,不少好奇看向中正。
察覺到眾多目光,中正淡然處之,平靜道:
“制卡,若一味追求速度,而不講究品質,小道爾。”
哪怕是張與民,看似追求速度,實則也還是保證了成卡率。
成卡率加上品質,與速度之間形成了一種對立。
制卡師要想杰出,就得找到二者之間的均衡點,而非一味追求極致。
“說的也是。”
崔宇摸摸長須,再定神看去,眉頭卻是一皺。
只見蘇澤的筆法,比起剛才,慢了不止三分。
然而那渦紋,并未因此潰散,反而愈發緊湊。
淡淡星力也開始在紋路中流動,流暢度比起張與民的卡面,竟隱隱勝過半分。
“中正,你瞧瞧這是怎么回事?渦卡這筆法,我懂的不多,看不大明白。”
分析不出原因后,崔宇果斷找中正幫忙。
“這…”
中正回神望去,緊鎖眉頭。
同一張卡的卡面,不是不可以用多種筆法,但為了講究適配性,制卡師通常還是只用一種筆法。
除非,兩種筆法是相輔相成。
“這…”
中正神情忽地一震,竟是忽略眾人,直接沖上高臺,盯著蘇澤的卡面,再也無法移開眼。
崔宇意識到什么,踏步走上去,湊到他身邊,壓低聲音道:
“中正,這是什么?你倒是說呀!急死個人。”
中正緩過神來,瞧著專注的蘇澤,幽幽道:
“老崔,還記得徐老的均衡理論嗎?”
崔宇神情一愣,隨即咽口唾沫,道:“你是說,互補筆法的均衡成卡理論?”
那怎么可能?
這只是理論!
在制作高星渦卡時,使用多種筆法,提高速度的同時,提高成卡率。
這樣一來,就能拉高二者的上限,突破至新的層級。
這樣的筆法,講究的就是適配性。
迄今為止,還沒人發現有兩種筆法,能形成完美互補。
徐老研究出幾種,但還在試驗當中,想有成果得猴年馬月。
“不錯,就是互補筆法的均衡成卡理論。”
迎著眾人驚奇的目光,中正神色逐漸激動。
“我有八成把握,他掌握的就是均衡筆法——協調多種筆法,用以輔助成卡的均衡筆法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