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進的航空發動機,是需要自研的,只有走完了研發的全部流程,才能把隊伍鍛煉出來。
但是,這個過程注定是漫長的。
之前,東方曾經搞過渦扇六,各種拼湊,臺架試車都一大堆問題,根本就不可能定型服役,再后來,八十年代中期,決定上馬渦扇十項目。
87年立項,92年上臺架,01年裝機,05年上飛機。
這樣算下來,就用了近二十年,但是……
當時裝的是雙發的殲十一,單發的殲十,寧可繼續從北極熊手里買三姨夫,也絕對不敢裝渦扇十,萬一熄火,雙發至少還有一臺,單發那就意味著墜毀!
就這樣,又過去了十年,渦扇十才開始給殲十配套,意味著這款發動機真正成熟,而整個項目,也幾乎過去了三十年。
三十年磨一劍,終于成熟,足以說明這先進發動機的研制有多難,全世界,能研制三代大推的,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。
不過,研發成功之后,好處還是很大的,東方的航空發動機,從此開始百花爭鳴!轟炸機上用的,運輸機上用的,甚至是客機上的,當外國要斷供的時候,咱們自己的發動機隨時都能頂替上來,這就是打通了任督七脈!
甚至,到了殲二十,都可以繼續用,原本計劃用的渦扇十五,性能都比渦扇十差,被迫回爐改造。
只是現在,秦富是等不起三十年的時間來成熟,只能是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,用東方最擅長的手段,測繪仿制!
先進的工藝,用錢砸,整體加工,靠咱們的聰明才智!不用達到f100的水平,推力低一些,自重大一些,油耗高一些都無所謂,先能穩定運轉就行,以后可以慢慢改進提高!
“哈桑殿下,你這是推薦我們用一臺軍用大推的方案,而不是兩臺中推了?”宋老第一個反應過來,開口問道。
中型戰斗機,可以用一臺大推,比如f-16,幻影2000這樣的,也可以用兩臺中推,比如歐洲的臺風,狂風,陣風這些,至于優缺點……
兩臺中推,可以允許飛機一臺發動機出現故障,對飛行有保障,尤其是艦載機,能用雙發就絕對不用單發,但是,這樣也有缺點,系統復雜,造價很高……
而對東方來說,要考慮的問題還有很多。
用了兩臺中推,那以后的重型戰斗機呢?那是需要兩臺大推的啊!
對東方來說,注定是需要重型戰斗機的,強六用了斯貝,那也只是湊合,有了大推,隨時都能換上,就能當真正的制空戰斗機來用了!
所以,大推是必須要有的,中推是可有可無的,兩者相比,那自然要上馬大推。
隨著沙某人和東方關系越來越好,以后就要預防被斷供的可能,f-15要是沒了發動機供應,那以后飛不了多久,就得大面積停飛!現在把f100發動機測繪仿制出來,也是為沙某人的飛機儲備發動機,以后隨時能切換到東方陣營!
“沒錯,當然是一臺軍用大推的方案。”秦富說道:“這是我們最正確的方案,現在,我們還可以聊聊,有關新飛機,你們究竟有什么構思,比如說氣動布局,打算怎么做?”
“我們611最擅長的就是鴨式布局,也叫作抬頭布局,我們認為,三代機的思路,就是對渦升力的利用,鴨翼可以產生渦升力,提升飛機的敏捷性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