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富得告訴他們,吹牛是不行的!
李工剛剛要吹牛的嘴又閉上了,咽了一口吐沫。
開什么玩笑,五年?
五年的時間里,他們把殲八的問題解決了就不錯了,研發一款全新的戰機,十年能上天就不錯了!自己有幾斤幾兩,他們是清楚的。
沙某人的研發經費,到手就會花掉,不夠了再要,到時候沒研發出來,怎么返還?
賴賬?
后世的老賴很滋潤,我沒錢,錢都在老婆那里,老婆和我離婚了,你能奈我何?
八十年代,賴賬是要坐牢的,甚至多了還可能吃花生米的!這年代,貸款不需要任何抵押,也沒有幾個膽子大的敢貸款,生怕還不起了吃花生米。
“好,既然這樣,那新殲就定點成都,611所負責研發,132廠負責生產。”莫領導開口了:“接下來,我們再討論一下,航空發動機的測繪仿制問題。”
“莫領導,這個項目,可以放在我們410廠!”下面,一個聲音響起:“曾經的渦扇六,就是我們生產的,我們有經驗,再加上606所的幫助,一定能完成這個項目!”
秦富皺起來了眉頭,渦扇六?
提起這款發動機來,很多人都是感慨,可惜,因為國民經濟調整被迫放棄了,要不然,這發動機搞出來,軍隊動力的問題就解決了,和運十一樣,都不該下馬。
秦富卻很清楚,這兩者是有很大區別的。
運十都已經在飛了,飛東北,飛西藏,只要砸錢,就能搞出來。
但是,渦扇六呢?
1964年,渦扇六開始提出需求,第二年,完成方案論證,1966年,投入試制,1968年,這發動機就上了臺架!
西方研制這種級別的發動機,僅僅是核心機,就需要搗鼓很多年,完成幾千甚至幾萬小時的測試,渦扇六呢?正式研制僅僅兩年,就點火了!然后就開始了漫長的實驗。
首先,這貨啟動都困難,其次,高低壓不匹配,運轉困難,震動巨大……折騰了十幾年,都沒有搞成熟,就這樣,到了1980年,居然還要發展改型渦扇六g,最大加力推力128千牛,最大推力83千牛,推重比7.05!
看指標,比美制的f100都高!
要說吹牛,究竟誰吹,這還用說嗎?更神奇的是,那么多問題解決不了,眼看要下馬了,居然來了個24小時的持續性試車,然后還簽字,說明這款發動機已經達到了設計指標,只是因為沒有裝機對象,所以才被迫下馬的。
甚至還對比了斯貝,說什么是被斯貝給拖累了……當年明明就是410廠一群人極力抵制斯貝的好不好?兩款飛機的使用場合都不一樣,根本就沒有競爭關系!
渦扇六下馬了,人員不能散,于是,又搞了個昆侖發動機項目,繼續發揚渦扇六的精神,折騰十幾年,到處飛零件,航空工業部門要把昆侖裝到殲八上,搞什么殲八3,然后……空軍死活不要!
就這群人,測繪仿制f100?秦富是絕對信不過的。
:<ahref="https://y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y</a>。手機版:<ahref="https://y"target="_blank">https://y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