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4章第四療程·自我之室
「神明用夢操控你,瘋子用劇本試探你。
而你只要一個問題:
我是誰。」
走廊盡頭,那扇門悄然佇立。
它沒有科室編號,表面卻與其他任何一扇門都不同——那層霧白的玻璃下泛著奇異的光澤,
如有人在其背后以指甲反復刻劃,留下無數細細密密卻永不重疊的劃痕,
像是在一遍又一遍試圖刻出一個從未有人真正讀懂的名字。
門上的金屬銘牌半銹,卻意外清晰:
【精神行為評估科】
段行舟皺了眉,低聲念出:“……精神科?”
“不。”林婉清的聲音比平時更快,意外地清晰冷靜,像是久藏在腦海中的恐懼突然找到了出口。
“‘精神行為評估’是上個世紀心理測驗整合前的術語,最初是用來——”
她停頓了一下,像在猶豫是否該說出口。
“是用來判斷你——到底是不是你。”
司命走上前,一腳將門推開。
門后沒有風,也沒有光亮。
可所有人卻在瞬間“看清”了房間的全貌——不靠燈光,
而是某種“思維預加載”的錯覺直接在腦中映出空間結構。
六張沙發圍成半圓,正對一面裂紋遍布的立鏡。
鏡面之上如蛛網密布,每一條裂痕都像有人親手用玻璃刀一寸寸刻出,
但鏡子仍舊保有部分反射能力,勉強映出每一個人的模糊人影,扭曲而怪誕。
每張沙發上都放著一本紙質厚冊,沉重如卷宗,封面標注著病人編號。
林婉清第一個走上前,指尖有些顫抖地揭開最上方一本封冊。
她的指甲劃過那熟悉的排版與字體時,瞳孔驟縮:
【患者編號:e-063】
【人格適配性測試·第七代】
【操作說明:本測試僅供“他人”代答,嚴禁自評】
【警告:人格適配度低于70%,將觸發認知剝離/記憶修復程序】
“這……是人格鏡像測試。”她幾乎是用喉嚨擠出這句話。
司命倚在門邊,雙手插兜,眼神落在她手中的紙冊上。
“你認得?”他語氣輕松,像是在賭局前拋出籌碼。
“認得。”林婉清咬了咬牙,“我在精神領域寫過這方面的論文。”
她吸了口氣,“它不是給你自己的答卷,而是——讓你代答他人的人格。”
“什么?”林恩輕聲追問。
“它在考驗我們的觀察與信任。”林婉清緩緩說道,
“你手上的這份問卷,是對坐在你對面的人的‘人格診斷’。”
“但——它不是要你客觀評價,而是要你把你對那個人的‘潛意識信任’寫進去。”
司命從桌上抽起一冊,翻開第一頁,念出其中幾道題:
【受評者編號:e-060】
【觀察者編號:e-063】
q1:你是否認為他在危機時刻會撒謊?
q2:你是否相信他會為隊伍犧牲?
q3:你是否親眼見過他憤怒時的模樣?
林婉清閉了閉眼:“這不是普通測試,它是在投射我們的信任偏差。”
“它不在意事實——它在意你的潛意識。”她的聲音帶著極深的冷意。
“如果我說他會撒謊——系統就默認為‘他會’。”
“哪怕他一生都沒有撒過一次謊。”
林恩低聲說:“我們……是在定義彼此的‘存在’?”
“是。”林婉清點頭,聲音平穩如手術刀落下。
“這是行為結構破壞副本,不是戰斗型。”她眼神冷冽。
“答錯三題,鏡子裂,人格錯位。”
“答錯五題——人格標記將被‘回收’,系統將啟動‘清除與重構協議’。”
她回頭看向那面鏡子。
那面布滿裂痕的鏡子像是等待著下一段人格崩解的回音板。
鏡面泛著模糊的光,鏡中的“她”微微歪頭,仿佛已經知道她要坐下答卷。
她轉身坐下,一頁頁將答卷平鋪開來。
“這局——是凡人的游戲。”
司命低聲說道,抽出那本厚重答卷,在身前展開,目光一寸寸掃過問題。
他沒有笑。
也沒有牌。
他只是坐在那里。
仿佛面對一場最不確定的賭博——賭注不是命,而是“你是誰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