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間里落針可聞。
六個人,六份答卷,六面裂鏡。
他們將彼此——寫進“真相”里。
此刻不是斬神,不是夢魘。
是,他們要彼此相信彼此——否則,他們就會彼此“消失”。
沉默壓了下來,壓得人無法呼吸。
“……所以誰給誰答?”段行舟終于出聲,聲音低沉,仿佛想要沖破這凝結的壓抑。
林婉清咬著下唇,視線一圈一圈地在所有人臉上掃過。
這一刻,她的思維高速運轉——不是邏輯上的演算,
而是本能直覺在重建一幅“情感認知圖譜”:誰對誰了解,誰對誰信任,誰之間的偏差最小,誰對誰存在不可言說的偏見。
她一度將司命分給段行舟,又猶豫地將林恩配給了自己。
可正當她準備落筆確認時,手里的紙輕輕顫抖了一下。
不,是她的手,在發抖。
“我……是不是配錯了?”她低聲喃喃,
聲音像是碎在嗓子里的玻璃,“配錯……也許沒那么糟……”
“只是人格錯位……只是——”
她語速越來越快,像是考試時被卡住的學生,在試圖回憶答案的同時,
又不敢去翻背誦冊。那種深層的不確定,開始吞噬她的語調。
司命終于開口,聲音不高,卻穿透了空氣。
“林婉清。”
林婉清一震。
他從沙發上站起來,走到她面前,伸出一只手,掌心攤開。
“你不是在考試。”
“你是在捍衛一種東西——我們定義‘真實’的權利。”
“這不是選擇誰活下來,而是……”他頓了頓,聲音低了半度,“誰還能活著,還是他自己。”
林婉清抬起頭,對上司命的眼,那雙總是帶著一絲倦意和吊兒郎當的眼睛里,此刻透出一種令她無法移開視線的清明與信任。
這不是考場。
這是戰場。
“你配得沒錯。”司命輕笑了一聲,指尖一挑那本答卷,
“只不過——你得從我們腦子里,拿出‘我們眼中的別人’。”
“你教我們怎么答題,我們照你說的——你不是答卷者。”
他退后一步,像是給她讓出整個劇場。
“你是翻譯。”
她呼吸一滯。
忽然意識到,壓在她腿上的那本筆記本……那本她幾乎每晚都在偷偷寫的記錄本,
像是一只她早已忘記自己放在那兒的備用之眼。
她緩緩翻開第一頁。
筆跡潦草卻細致,每一頁都是隊伍成員行為習慣的速記與情感投射:
【林恩】:反應快,習慣性護人。下意識用“我們”代替“我”,對孤獨有本能排斥。
【司命】:說話前眼神會偏移約0.3秒,擅長迎合他人語氣,極度擅長隱藏真實意圖,懷有“劇場型自控欲”。
【段行舟】:肢體動作延遲表達,情緒控制強。保護者人格傾向明顯,疑似長期背負未解情感負擔。
【塞莉安】:言語節奏大幅波動,抗命沖動強,但在權威結構下會自動調整。表面桀驁,本質服從。
【林婉清】:書寫時常重寫句首,對“信任”二字存在高頻回避反應,可能有童年自我評價撕裂歷史。
她緩緩閉眼,深吸一口氣。
“我來做配對。”
“我答司命。”她聲音比剛才穩了三分。
“司命答段行舟。”
“段行舟答林恩。”
“林恩答塞莉安。”
“塞莉安答我。”
“——開始。”
六人各自落座。
沙發偏硬,皮革內隱隱傳出咯吱作響的低吟,像是某種瀕死之人的脊柱在隱約哀嚎。
紙張在無風的房間里自發輕顫,一頁一頁翻開,仿佛有無形指尖在掀動他們的命運底牌。
林恩最先落筆。
她答的是司命的問卷。
她的眼神極度專注,筆尖下的每一個字都像是走在一根細線之上。
q1:你是否相信他會在關鍵時刻以自己為盾?
她寫下:否。
“她會出手,但不會為了誰犧牲。她是自己的王。”她語氣低而堅定。
q2:你是否認為他面對親密關系會表現出羞恥感?
答案:是。
“他嘲諷、調侃,但其實是在掩飾‘想要靠近’的沖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