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夜歌。
……王奕辰。
他們都在說話。
不是喊,也不是問,而是某種“內在審判”的陳述:
“你不值得信任。”
“你是我們中最會撒謊的那個。”
“你只是在用命運卡牌,逃避真正的抉擇。”
“你不是人了。”
“你是劇本。”
司命站在無數絲線中央,像被高懸的棋子。
所有光都被抽離,所有語言都如針戳刺他的識海。他想說話,想抗議,想辯駁,但嗓音卡在喉嚨,仿佛整個空間拒絕他發聲。
不——不是拒絕。
是提醒。
這是“命運鏡室”的真正階段:
不是驗證你有多少星。
是驗證你——是否有資格擁有第十顆星。
是剖開你,解析你,挖出你的構造,看你到底是“人”,還是“棋”。
那些絲線開始從他身體穿過,探入他的意識與星圖,
記錄著每一次他在生死間踟躕、每一次他用卡牌回避人性選擇、每一次他因“命運的便利”而放棄自我判斷。
這是一次剝皮式的進階。
第十顆星,絕不會無痛燃起。
它只屬于知道自己是誰的人。
——司命還不知道。
但鏡室不會等待。
它已經開始倒數。
燃星的鐘聲,已經敲響。
千面者在他耳邊低語,聲音如絲線纏繞在耳骨之上,既輕柔又深刻,仿佛一句句咒語正在穿透理智的殼:
“你要點燃第十顆星”
“那你得先記起——你是誰。”
“你是被命運選擇的那個,還是那個,偷走命運劇本的家伙”
下一刻,畫面翻轉。
整個世界在命運絲線的牽引下重新編織。
線交錯,光影破碎,空間重組——
司命看到自己站在婼離的身邊,是她的學生,跟隨她穿越過命紋邊界,第一次看見星圖展開的神跡。
他看到自己站在王奕辰背后,是與瘋子十三同源的觀察者,雙手藏在斗篷下,眼神中卻映著同一種渴望:掌控劇本。
他還看到自己站在某個未知的星災核前,一道仿佛神明遺跡的巨大眼瞳在凝視著他,而他被稱作“下一位命種之神”。
他腳下的命紋星圖開始劇烈震顫,構圖重構,
每一顆星都在閃爍、游移、偏轉——仿佛它們正喪失對“主星”的歸屬,無法確認誰才是真正的“他”。
“你要在這座迷宮中,找到——現在的你。”
“過去的你,將引誘你后退。”
“未來的你,將誘惑你前進。”
“唯有找出‘此時此刻的真實自我’,你才有資格,點燃新的理智。”
千面者的聲音在空氣中化為蛛網狀的共鳴。
他開始走。
鏡室變成一座多維空間的迷宮,每一條路徑都在緩慢變化,每一個“他”都在召喚。
有一個“他”,穿著祭司長袍,戴著命運王冠,端坐于萬眾仰望的星圖議座上。
他伸出手,溫柔地笑道:
“我已經實現了你的夢想,來吧,把未來交給我。”
另一個“他”,披著灰色斗篷,蜷縮在斷塔之中,臉色蒼白,低聲呢喃:
“你若再前進一步,我就會死。”
司命站在岔路中央,腳步遲疑,呼吸急促。他的眼睛在不斷來回掃視,試圖從這些鏡像之中分辨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我。
“你是誰”
他問每一個“自己”。
但沒有一個回答他:“我就是現在的你。”
他終于明白。
這不是一場尋找答案的過程。
而是一場刪除——刪除一切偽答案的考驗。
他開始一條一條剪斷與“當下”無關的命運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