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原來是十二來了。”
宋煊笑呵呵的走進門來,瞥了一眼筆跡還沒干涸的書信。
“范掌教是想要寫彈劾竇臭的奏折嗎?”
“不該問的別問。”
范仲淹自是不想讓宋煊摻和進來,萬事有他在前面頂著就行。
“俺方才與晏相公聊過了。”
宋煊的話讓范仲淹一愣:
“怎么,他全都與你說了?”
“范掌教未免過于小看俺了,俺可是神童啊!”
宋煊臉皮頗厚的坐在他對面:“這種小事俺一猜就能猜出來。”
范仲淹對宋煊很是看重,也愿意照拂他。
畢竟大家自幼出身相同,而且看起來,自己比宋煊要好上許多。
當年養父對他也不錯。
只是他自己一時間接受不了這種結果,才會冬日里化粥苦讀的。
“后悔了?”
“談不上。”宋煊繼續笑嘻嘻:
“其實俺是怕給范掌教惹麻煩,依照俺們鄉下的法子,這件事早就解決了,也用不著報官。”
“收起你那潑皮的性子。”
范仲淹當然是好好打探了一下勒馬鎮三害之一及時雨的名頭。
這小子在鄉鄰間的名聲還是不錯的。
至于遠離那條街嘛,那就風評各異了。
宋煊便說了一下自己的法子,更何況這是晏相公治下,本就他上書合適,你越俎代庖容易主動給人送把柄。
范仲淹本想著用不著宋煊教自己做事。
但一想到晏相公提拔自己來書院教導學子,他也不能不與他通個氣,揮了揮手讓宋煊出去,表示自己曉得了。
“放屁。”
書院院子里正在吵鬧。
蘇洵怒目而視:
“你憑什么說十二哥他的靠作弊才考的第三?”
“反正我就是聽到有人說。”
“就是有人說。”
“好。”
蘇洵見已經聚集了不少人,他強忍著怒氣:
“敢問你的姓名?”
“在下杜琛。”
“杜琛,你是沒考進了書院嗎?”
“我考進來了,但我要為沒有考進書院的同窗發聲。”
“那么多人遠離家鄉來參加書院的考試,結果有人因為作弊進來了,擠掉那些本可以進入書院學習的名額,誰人能服氣?”
杜琛看著越來越多的人:
“據我所知,新任的范掌教與宋煊是同鄉,他們早就認識,平日里宋煊涉獵釣魚,根本就不好好讀書,他怎么能一下子就考如此高的排名。”
“那真相便是只有一個,自是他偷看了范掌教早就出好的題目,早就有所應對。”
包拯攔住想要亮拳頭的蘇洵,沉穩的道:“那你可有證據?”
一問證據,杜琛便哼笑一聲:“我要是有證據怎么說?”
“他宋煊敢認嗎?”
包拯面色黑黢黢,看不出喜怒,他只是淡淡的道:
“這位同窗,據我所知大宋有誣告反坐罪的,若是你的證據不能證明宋煊是靠考試作弊進入書院的,你完了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