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個的全都不識貨。
算了。
夏蟲語冰,不可同日而語!
“俺會多多注意,瞧她耍出什么手段來。”
張方平點點頭,并沒有多說什么。
他除了是對宋煊的相信,更多的是認為顧夫人有那么大的缺點,必然不會讓十二哥心動的。
到了書院,宋煊依舊是給包拯帶了早點,反正就是焦明順手買的。
包拯啃著肉包子,忍不住點頭:
“總是吃齋飯,嘴里有點肉味,才覺得真香啊!”
“倒是委屈包兄了。”
宋煊笑嘻嘻的打趣一句,然后走過來一個與包拯差不多歲數的學子。
他主動打招呼道:“在下虞城趙禋,可是宋十二當前?”
虞城以前歸屬歸德軍。
如今隸屬于應天府(距離商丘最近的縣)。
“正是。”
趙概連忙笑呵呵的道:
“我與包兄是同窗,也是朋友,今日總算是見到十二郎了。”
包拯確實知道趙概,原名趙禋。
他也是官宦之后,而且十七歲時就被文壇名士劉筠、戚綸、黃宗旦都稱贊趙概其文詞必顯于時。
此時改名來應天書院讀書,也是奔著三年后的狀元目標去的。
至于他為啥沒有去甲班,實在是隨便考考。
這個入院考試。
趙概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。
“哦,包兄為人方正,能與他交朋友的人,性格定然也是極佳。”
宋煊則是與趙概正式介紹自己:
“在下宋煊,行十二,寧陵縣勒馬鎮人士。”
“久仰久仰。”
趙概似乎有些心急,連忙詢問:
“十二郎,可否借一步說話?”
“可以啊。”
宋煊倒是不拒絕與書院其他人接觸。
只是不清楚趙概一大早過來所為何事?
“敢問那本西游記可是十二郎主寫的?”
“不錯。”
趙概臉上又露出了然的神色,隨即又追問道:
“十二郎最近是因為學業繁忙,壓力大,所以改寫石頭記那種情情愛愛的故事了嗎?”
“倒也不是如此,那石頭記原本是俺為了一個好友妹妹無聊寫的,本就是有了很多章,所以拿出來賣一賣。”
“哦!”
趙概連連頷首,隨即又小聲問:
“十二郎,那滿朝天兵天將在托塔天王李靖的率領下圍剿孫大圣,孫大圣一人獨戰應對,后面的故事你打算什么時候寫啊?”
宋煊瞧著趙概。
他著實沒想到書院當中,竟然也有人喜歡看話本。
看樣子自古以來許多學生的特性。
即使過了千八百年,也不會抹去這種行為。
宋煊早知道自己整個馬甲了。
否則哪能讓讀者如此容易來肉身催更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