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到晏殊的解釋。
政治斗爭經驗極為豐富的曹利用兩條眉毛立馬挑起:
“我看他們二人臉上都是帶著笑意,原來都是在這互相演戲呢!”
曹利用雖然為武將,但是在朝中這么多年,大風大浪都過來了。
他自是有著超越一般人的見識。
在官場當中爭斗,大家面上笑呵呵,背地里捅刀子的事,他早就見慣了。
讀書人的陰狠,可一丁點都不比那些沒卵子的宦官弱。
這段時間為了避嫌,晏殊并沒有與宋煊有過什么交流。
因為晏殊有些擔憂。
他知道宋煊是個聰明人。
而聰明人就愛“取巧省力”。
晏殊就是這樣。
以己度人。
他太了解宋煊的想法了。
晏殊就是預防宋煊從自己的只言片語當中,猜出一些考題的內容。
那對于其他學子就不公平了。
不要以為不可能,就算晏殊在朝廷廝混這么多年,那也是容易中別人語言的陷阱的。
晏殊有心想要讓宋煊奔著連中三元的目標去,但前提是相對公平。
而不是那種故意泄題,把宋煊給推上神壇。
這種事,晏殊不會去做,也不屑去做。
因為他相信依照宋煊的傲氣,定然會狠狠的奚落自己看不起他。
晏殊太懂年輕氣盛的自己了。
故而他也相信宋煊也是如此心氣!
年輕的晏殊是有過被泄題的經驗的。
當時是南人北人之間的對決,他不愿意卷入其中,說自己恰巧提前做過天子出過的題目,所以他請真宗皇帝現場另外出題。
他不需要搞這些下三濫的手段。
因為晏殊對自己有些極強的自信!
難道宋煊如此驕傲之人,他會搞這種拿不上臺面的事嗎?
這種事晏殊都不用去問宋煊,他就知道顯然不可能!
“同叔,那顧子墨會不會想暗中使壞啊?”
曹利用知道宋煊說過的計劃,此時不過是在提醒晏殊。
他這個老友聰明是聰明,但只是善于自保。
并不是善于政治斗爭以及保護他人。
“是會有這種可能,我會親自盯著他,不給他在卷子上弄事的機會。”
晏殊雖然沒有與宋煊直接交流,但是也明白他身邊帶了一個護衛。
看樣子宋煊是懷疑有人要威脅他的身家性命了。
曹利用頷首。
有些話不用說的太明顯。
宋煊到了考場當中,來到了自己的號區,發現周遭都坐滿了人。
此時北宋的科舉考試環境還行,倒是沒有像明清那樣。
學子們縮在狹小的號棚里,連考三天吃喝撒都在里面,大便都是要提前申請的。
有的學子為了不讓考官厭惡自己,留下壞印象,會憋著不上大號。
此時大宋考生頭上全都是棚子遮陽,棚子下擺滿了桌椅,隔著間距。
因為這又不是經常用,三年才用兩次,故而都是臨時搭建,方便恢復。
高臺上。
考官累了就坐在上面,或者下來巡邏。
總之就是所有學子的動作,都要收入眼中。
絕不允許看不見任何人的小動作。
監考這件事也是極為嚴肅的活,至少能保證官府對外的信用。
一旦發生科場舞弊時間,無論是考生還是考官全都得倒霉妥妥送政敵手里的把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