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方平哈哈大笑,并沒有在意王珪的話。
十二哥早就說過,其實他們這個歲數想女人是正常的。
誰不就是沒長大也沒長毛!
只不過目前還是前途重要,可以克服想女人這件事。
不像王珪,他是要去當禁軍的,早點成親生孩子也好。
萬一要上戰場,難免出現傷亡。
至于宋煊有孩子這事,他并不想讓太多人知道,以免無意間說出去。
宋煊松開王珪的脖子,幫他撫平衣服的皺紋,自是帶頭出去。
王珪暗暗嘆了口氣,給十二哥做事,還得出賣色相。
不過一想到那個小侍女,王珪覺得偶爾出賣一次也沒什么的,不耽誤自己明年回東京。
應天書院。
昨天的消息一經傳播來,自是引起了熱切的討論。
許多學子都是有了畏難心思以及想要為自己爭取利益的事。
無論是考過的,還是沒有考過的。
他們各自擔憂的點,都不相同。
這次包拯沒有在老地方等著,而是主動站在書院門口等著宋煊。
依舊是熟悉的肉包開場。
包拯這次沒有立即打開吃掉,而是示意宋煊進一步說話。
“有事?”
因為今天包拯出門迎接這事,就透露著不正常。
“有人鼓動同窗去府衙鬧事,請求朝廷廢棄這條新規則,你去不去?”
“不去!”
宋煊很是干凈利索的回絕了。
包拯點點頭,他就知道宋煊是有腦子的。
他清楚的知道什么事該辦,什么事不能辦!
“這幫人沒腦子,真以為鬧一鬧,朝廷就會改變新政策?”
“我也是這樣想的,這群人不知道受誰的鼓動,總之有些不正常。”
宋煊哼笑一聲:“他們這種就算能蠱惑應天書院的學子,可能蠱惑應天府的所有學子嗎?”
“更不用說還有大宋境內的讀書人!”
宋煊可不覺得的大宋的這群讀書人有什么指導思想,能夠搞學潮運動。
更不會有什么人支持!
你能讀書,是一腳踏在了士大夫的階級。
可你無法順利通過科舉考試,就始終不是這個階級的一員。
人家那群既得利益者,憑什么給你說話?
“不錯,這種事更容易槍打出頭鳥!”
包拯這才開始吃包子,他點頭道:
“有道理,他們被腦子一沖動就覺得能對抗官府,這天下要是讀書人說了算,還要費心費力參加科舉考試當官做什么?”
“不如造反呢!”
包拯整一個大無語。
十二郎受五代遺毒影響有些大,動不動就舉極端例子。
他出身官宦家庭,對于權力的來源是有一定的認知的。
那就是對上負責,對下執行!
下面反抗,便是要打上刁民的標簽。
大宋較五代那是及其進步的!
況且這種事包拯是不愿意摻和的。
他有些擔憂有人找宋煊去參與。
畢竟上次宋煊振臂一呼,許多學子都跟著他走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