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此時晏知府以及一些官員入場了,那大家就老實做回了自己的位置上。
宋煊與趙概倒是對視而做。
他與包拯是同班同學,當時因為追更西游記的時候,來見宋煊的。
總而言之,是一個喜歡話本的人。
方才趙概又主動過來詢問三國演義的后續故事,就是不知道在天圣五年考試過后能否寫完。
宋煊覺得照目前的進度,再加上自己外出游學的時間,大抵是不能夠完成的。
趙概覺得分外可惜。
畢竟對于中進士這件事,趙概覺得他與宋煊并沒有什么意外的。
唯一的便是誰跟誰排名更靠前,爭奪狀元的頭銜罷了。
一旦中了進士,朝廷便會為你授官,還有多少時間去寫這些玩意呢?
故而趙概方才一直都覺得可惜。
晏殊坐在主位上,瞧著下面年輕的學子。
大多數都是二十郎當歲的模樣,也就是宋煊歲數小一些,與上一屆韓琦一樣。
他們二人同歲。
眾多學子站起身來,恭恭敬敬的給晏殊行禮。
畢竟他們能上榜,全都是晏殊看好他們寫的詩賦,才有機會的。
否則大家全都是落榜生了。
晏殊倒是沒有謙虛,直接讓人先把酒壺端上來。
今日倒是也不多喝,小酌一壺便可。
這個時候也都是分餐制,沒有人圍坐在一起。
“諸位,都是我應天府的驕傲。”
晏殊放下手中的青瓷小酒杯,又笑了笑:
“發解試只是一小步,諸位莫要過于驕傲。”
下面的學子自是屏息凝神,唯恐聽漏了晏殊的教誨。
“科舉一道,猶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”
“諸位是應天府的驕傲,可大宋有幾十個府,到時候全都齊聚東京參加省試,兩次發解試的人我估計在七千人左右,全都是其中的佼佼者。”
晏殊想到這里,便也是有些面色凝重:
“你們要同數千善于讀書考試的學子們在考場上廝殺,博取功名,也就是幾百人,至多千人規模參加殿試,到時候殿試還要刷下來許多學子。”
“每每想到這里,我就覺得天下學子的艱難,可是朝廷的官員足夠多了,哪有那么多位置讓新進進士去鍛煉呢?”
“所以我希望你們都不要松懈,自是要奮起直上,莫要再下一次的發解試宴會上,在與你們見面了。”
晏殊說完之后,自己個都笑了。
眾多學子當然明白晏殊話里的意思,希望他們都能通過省試,就算無法再殿試當中取勝,也不至于再發配回來從頭開始。
那對于一個學子也過于折磨了!
當然也有不明白的,但是其余人笑,自己不笑,倒是顯得不合群,遂也跟著哈哈。
晏殊擺了擺手,隨即笑道:
“嚴肅的話我都說完了,接下來諸位便是歡聚了,精神緊繃了如此長的時間,也該放松放松了。”
晏殊的話是這樣說,但許多學子仍舊繃著勁,并沒有過于瀟灑。
在這種場合,誰都不敢輕舉妄動。
反倒是宋煊直接讓人給他拿來一個憑幾靠著,舒服一會是一會。
呂樂簡等人瞧著宋煊如此作態,自是驚的不知道要說些什么。
“十二哥兒他怎么敢的啊?”
王泰也登時瞪大了雙眼,他沒有聽到呂樂簡的話,但是看見了宋煊的行為,同樣不知所措。
“十二哥兒,這般作態,豈不是看不起晏知府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