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的路線可曾安排好?”
“從此地乘船出發,過開封在管城下船(今鄭州),一路或走或乘車前往西京洛陽城。”
其實宋煊完全可以一路乘船,直接到達西京洛陽城。
聽了宋煊的話,曹利用想了想:
“你可以從鄭州走到偃師或永安,乘船進入西京。”
“好。”
宋煊留曹利用在家里吃個便飯,然后他明日便會前往洛陽。
曹利用下午便去同晏殊吹了吹牛,然后第二天一早隨著宋煊一同出發。
宋煊與王珪、曹利用一同出了城門,直接蹭船出發。
反正曹利用出的是公差。
宋煊頭戴斗笠,坐在椅子上,手里的魚竿甩出去,不管能不能釣上來,主打的就是一個玩。
曹利用與晏殊聊完之后,才切實感受到宋煊當真是成了搶手貨。
那些個官員一個個都想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。
好在這小子沒讓自己失望。
這也更讓曹利用對宋煊十分滿意。
宋煊坐在椅子上,瞧著那些船只往來如梭。
東京城能夠供應起百萬人生活,主要靠的就是漕運。
“船上運輸的都是糧食?”
“嗯。”
曹利用頗有架勢給宋煊介紹了一番。
黃河、廣濟河方向運來的多是雜色粟豆,屬于雜糧,一般都是充當馬料,很少當作人的口糧。
而只有汴河方面運來的漕糧屬于清一色粳米和小麥,所以從糧食的角度來講,京師主要靠的還是江淮地區供應,正所謂“仰給江淮”。
“照這樣估摸的話,一年不得有五百萬石吶?”
“哈哈哈。”
曹利用聞言忍不住大笑幾聲:
“大宋開國初年各地都沒有平靜下來,也就一年百萬,發展到如今已經是六百萬了,若是收成好,再往上漲一百萬也不成問題。”
宋煊不知道的是最高到過八百萬,直到北宋末期逐年減少。
北宋的漕運量,無論是在最低年份還是在最高年份,都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朝代,甚至超過了后面的明清兩個朝代。
宋煊覺得此時應該沒有漕幫這個組織,隨即詢問:
“可是有什么人管理漕運?”
“自是官府設立的東南六路發運司,轉運糧綱。”
諸如水滸傳里的楊志運輸花石綱,還有生辰綱等等都是如此。
是運輸貨物的一種組織編制,一組就是一綱,一綱的數量各有不同,馬匹以五十匹為一綱,糧食以一萬石為一綱,而這種成批運送貨物的方法,就稱為“綱運”。
漕船一般以十艘或三十艘船為一綱,派員管押,總攬龐大的運輸船隊。
此時的運河上,船帆遮天蔽日,漕船首尾相連,浩浩蕩蕩,景象極為壯觀。
宋煊明白了,他回想當初從推官張亢那里看到的水路圖,隨即詢問道:“可是東南六路一同轉運?”
“嗯。”曹利用隨即開口道:
“東南六路的供應貨物直接運抵東京,由于東南六路的情況很難達到一致,再加上運輸線路過長,導致路途運輸時間大大加長,我聽聞一直都在尋找解決辦法。”
“哦。”
宋煊便沒再多言語,而是看著這些運輸船走過,當真是水運支撐大宋東京的運轉。
要不然也不會總想著興修水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