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應天府解元宋煊?”
“不錯。”
張方平連忙拉住梅堯臣,隨即給他介紹了一二應天書院的待遇。
旁人不清楚,但是張方平卻是清楚,這錢實則全都是宋煊的鋪子出的。
隨著張方平的訴說,若是你梅堯臣自己個有能力考入應天書院,其實大部分因為錢財問題而被迫中止科舉這條路,都可以解決。
梅堯臣聽完后,說不心動是假的。
但是心中又極為遲疑,這種天大的好事,能落在自己頭上嗎?
況且離開他叔父這里,孤身一人前往應天書院,若是再再次落榜。
梅堯臣當真是有些支撐不住這種精神壓力的。
他只是先行告退后,說要想想再做定論。
包拯瞧著張方平如此模樣:“怎么了?”
“我只是見到如同我一樣家貧的學子,沒有遇到十二哥而感到十分惋惜,若是沒有十二哥的幫助,我可能也不會如此順利的通過發解試。”
張方平自己個便是如此遭遇的。
包拯對于張方平如此心情也理解。
畢竟不少人都同他是一樣的遭遇。
張方平看見他人就想起了從前的自己個!
“這太室書院也是臥虎藏龍。”
包拯雙手背后:
“那劉幾、富弼、王安仁都有實力,還有另外游學的一個叫文彥博、高若訥二人也有實力。”
“更不用說那洛陽留守司通判司馬池的兒子司馬光年僅七歲就是神童,諸如十二哥一樣懂得幼年砸甕救人。”
“還有方才那個離去的梅堯臣。”
張方平也連連頷首。
王安仁據說也是自幼聰慧,如今也不過十五歲。
劉幾他爹是河南府知府劉曄(治洛陽)。
這些人好多都是跟著他們的父親在本地為官,就近在書院就讀的。
“若是不出來游學一二,我還真是要膨脹起來了。”
張方平自顧自的打趣道。
“哈哈哈。”
包拯卻是覺得張方平擁有如此天賦,還一點都不自傲,不得不承認他是塊料子。
“也不知道十二哥什么時候到?”
張方平雖然有過目不忘的天賦,但是在辯論這塊上實在是不是劉幾等人的對手。
他們自幼跟在當官的老爹身邊,言傳身教之下,自己也不是那種愚笨之人。
成長起來,自是比旁人快的很!
“估摸快了。”
包拯雖然也是出身官宦之家,但依舊沒有解鎖噴人的技能,他跟在宋煊身邊,倒是學了幾手,但應用起來并不是熟練。
故而在與太室書院學子討論以及外地游學學子討論當中,并沒有占到便宜。
所以幾個人都盼望著宋煊能夠早日來到洛陽。
如此一來,他們作為應天書院的牌面,才不會跌。
畢竟從哪里出發,宋煊這個解元,那也是書院的頭牌!
眾人想要辯倒的目標,那也是應天府解元宋煊。
宋煊手里捏著吃的,嘗一嘗直接扔給總是覺得肚子餓的王保。
反正他就是嘗嘗鮮,一會留著肚子晚上大吃一頓,然后再去太室書院報道。
王保只覺得太幸福了。
而且也越發確信跟著宋煊,今后定然不會餓著肚子,又有前途。
反正王拱壽以及魚周詢二人全都被宋煊的豪氣所震懾。
自從進了洛陽城,他們想花錢都沒機會。
王珪早就習以為常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