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行了,把人帶過來讓我等瞧瞧,正好都在這里。”
晏殊倒是想要看看宋煊的眼光如何。
尤其是在識人這塊,還是要替他把關。
宋煊倒是也不廢話,起身出去了一會,便把魚周詢與王拱壽二人帶進大廳。
范仲淹對二人都現場考校了一番。
王拱壽縱然是年紀小,越發緊張,但回答問題的條理是清晰的。
就是沒有什么老師指點,光是如此便能有如此知識儲備,可見平日里是下了苦功夫的。
范仲淹又詢問了一下二人的家事,聽聞皆是出身極為艱苦,靠著自己刻苦學習才能有今日。
“王拱壽,今年的入院考試時間雖然過去了,依照慣例有路遠學子的單獨考試,你若是通過考核便能順利入院就讀。”
聽了院長的話,王拱壽大喜,連忙說愿意參加這個單獨的考試。
至于魚周詢因為在太室書院讀書,轉學的事也不好操作,若是愿意的話,可以與游學的方式在應天書院學習。
住宿與吃飯的事,不用擔憂。
魚周詢也大喜過望,連忙道謝。
范仲淹對于宋煊帶來的兩個學子之事也是極為高興的。
畢竟他出去后還在時刻惦記著書院。
“行了,十二,你帶著他們二人在書院溜達溜達,熟悉環境,若是沒有什么事,你三天后便繼續來上課吧。”
“好。”
宋煊當即應下,帶著二人出去轉校園。
“倒是個好苗子。”
張師德摸著白花花的胡須贊嘆來一句。
晏殊也是極為贊同。
看樣子宋煊雖然沒有在科舉一道上,向天下證明自己,但宋煊的眼光還是極為不錯的。
此二子一瞧便是刻苦學習之人,讓他們進入書院學習,想必也會猶如兩條外來的魚一般,激起書院學子們的好勝心。
科舉考試,誰敢保證自己在每一次考試當中,都能名列前茅?
要是真的那般容易,從古至今連中三元的學子也不會那么的少。
“十二郎當真少沉穩見漲了。”
范仲淹也忍不住夸贊一句。
眾人紛紛應和,卻是如此。
方才一直在宋煊面前扮演嚴師的王洙聽到院長對自己學生的夸贊,他也是眉眼帶笑。
要不是裝做嚴師的模樣,他這個年輕的夫子,還真鎮不住這幫人。
“十二哥兒,你回來了?”
上一次的解元韓琦早就去游學過,此時見宋煊帶著兩個新面孔有些疑惑。
“嗯,才回來。”
宋煊給他們相互介紹,當作引薦。
韓琦并沒有多說什么,他平日里本就沉默寡言。
宋煊倒是與韓琦說了他在洛陽城的見聞。
“十二哥兒,為何不說自己轉瞬之間就做了三首百年難得一遇的詩詞之事啊?”
魚周詢倒是沒料到,眼前這個沉默寡言之人,也是個解元。
當真說人不可貌相。
“沒什么意思。”
聽了他們二人之間的對話,韓琦也只是笑笑,他相信等那批同窗回來之后,便會大肆宣揚。
與其此時聽一遍,不如到時候等他們說的時候聽呢。
要不然臉上流露不出來那種神情了。
魚周詢見宋煊沒有要說的意思,他也不好再說。
畢竟這位也是解元,可以說是宋煊省元的有力競爭者之一。
“對了,十二哥兒,我姐夫托人給我帶來了歷屆省試的考題,你拿去印刷一二。”
韓琦想起了正事,因為他知道宋煊就是靠著刷題,來提高青龍互助學習小組組員成績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