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是怎么知道的?
趙允迪有些發蒙。
他根本就不知道宋煊說的是真是假。
“太宗皇帝還說:朕若有過,臣下尚加糾擿。汝為開封尹,可不奉法邪?”
“遂罰了許王,你如今為宗室子,可比得過許王的職位?”
趙允迪咽了下口水,被板凳絆倒跌坐在地,下意識的拽下遮擋的簾子。
終于讓外面的看客看清楚了里面的鬧劇。
“哦,瞧你這幅模樣,怕是不知道。”
如此多的人圍觀,宋煊這才收回腳,負手而立:
“大中祥符八年,你爹,也就是八賢王的住所發生火災,救援不及時,以致于延燒殿庭,被真宗皇帝降為瑞王之事,你應該清楚了吧?”
趙允迪被宋煊的氣勢所欺,跌坐在地都不敢動身。
李君佑也有些坐不住。
他萬萬沒想到此子遇到跋扈的宗室子不僅他的姓名沒爆出來。
反倒三言兩語說的宗室子趙允迪毫無招架之力。
此人到底是誰?
宋煊卻是對著看客道:“你身為太宗皇帝親孫,八賢王親兒,他們都恪守且維護大宋律法。”
“反倒你這個后來人公然踐踏大宋律法,如此不忠不孝的子孫,我問你,你配姓趙嗎?”
趙允迪驚駭不已。
他雖然混蛋,可是大宋對宗室控制的極為嚴格。
特別是宗室成員必須要遵守以“忠孝”為核心的道德規范,努力塑造賢明君子的理想模樣。
宋煊說的誅心之言,讓他極為驚駭。
趙允迪想不明白,就是想要用強權清場,獨享那胡姬,怎么就落到這個地步了!
議論的人群方才雖然看不清楚,可是一字一句倒是聽的清楚。
如今總算是看清楚了正主的臉。
更是有人認出來了那個被逼問的公子哥,便是八大王的第三子三哥兒趙允迪!
宋煊自是聽到了人群議論的名字,他瞥了一眼:
“趙允迪,咱們同去皇宮大門敲登聞鼓。”
登聞鼓是允許百姓或者官員擊鼓鳴冤,或者上報緊急事務,從而繞過常規行政層級直接上達天庭。
特別是宋太宗他雖然在軍事上不強,但是在律法上還是極為重視的,對于登聞鼓也是十分看重。
就算是有人因為家奴丟失一頭豬而去敲鼓。
宋太宗雖然覺得瑣碎,但是還是給予了賠償,以此彰顯“無冤民”的政治理念。
畢竟百姓能想到皇帝為他處理,也是一種進步,但是后續強調了只是冤假錯案,并不是這種小事,讓地方官員宣貫到位。
“敲登聞鼓做甚?”
趙允迪見如此多的人望過來,慌不迭的站起身來:
“你,你別猖狂。”
“既然方才你說地方官府管不到你,那我就請陛下來決斷你的過錯!”
聽了宋煊的話。
趙允迪當即有些腳底發軟,雙眼有無數飛蟲飛過。
他被手急眼快的仆人扶助。
事情鬧大了,對自己沒好處!
宋朝對于宗室控制的極為嚴格,他們平日里都不被允許出東京城。
兩宋三百年世襲的爵位也不過五個。
如今一個世襲的王爵也未曾出現呢。
大宋皇室成員,即使祖先顯赫,可是到了后來也會成為普通人。
宋孝宗他爹就是個縣城幾把手,宋理宗他爹就是個平民。
太宗皇帝繼位后,對于宗室更是制定了好幾個律法,他也害怕皇位會傳到他大哥那一脈去。
“胡說,我可沒說這話。”
趙允迪臉上都急出汗來,他當真愿望,根本就沒說那種話。
他冤枉我!
聽著外面的議論聲,趙允迪知道事情不能如此繼續發展下去。
“別,千萬別,有話好說。”
“兄弟,咱們當真是有話好說啊!”
趙允迪連忙上前拉著宋煊的臂膀:
“方才不過戲言而已。”
“戲言!”
“不就是一個胡姬嘛,沒什么大不了,咱們來的都是朋友,一起看,一起看。”
他說完還小心翼翼的看著宋煊的臉色。
絲毫不見方才的猖狂跋扈模樣。
李君佑也連忙上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