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二哥,這宗室子弟,也并不全都是紈绔啊!”
歐陽修瞧著趙禎遠去,忍不住夸贊了一句。
此言惹得張源連連贊同:
“上次遇到那個宗室子趙允迪,險些讓我道心不穩,驚駭的無法參加省試,還是十二哥力挽狂瀾的。”
文彥博、韓琦、歐陽修連忙看向宋煊。
你也配姓趙這件事,在東京城流傳的很廣。
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呵斥趙允迪之人是誰?
只是傳聞長得面相英俊,即位雄壯,不知姓名。
那胡姬甚至愿意主動佩寢之類的。
反正事情傳著傳著,就會改變了原始事件的面貌,這也是即位正常之事。
“好啊,十二哥兒,你瞞我的好苦!”
歐陽修率先開口道:“此事發生如此長的時間,你愣是一點都不往外透露!”
“是啊。”
韓琦這些日子可都是住在宋煊家里,他也不曾聽說過此事。
“連我都不知,那次詢問,你還隱瞞起來了。”
韓琦更是在一旁吐槽。
文彥博盯著宋煊,其實當他聽到這個傳聞的時候,第一反應便是宋煊。
但是又因為要全力備考省試,也就沒有那么強的八卦之心。
“考完試那晚,我本想說來著,結果你們一個個喝的爛醉如泥。”
宋煊兩手一攤:“況且這本就是小事,不值一提。”
“不值一提?”
歐陽修目瞪口呆的瞧著宋煊,要是他干出此等事來,必定是要大肆宣揚一番的。
如此剛正不阿,又能鼓舞后來者不畏懼權貴。
如何能不宣揚?
“十二哥可曾聽聞孔子勸子貢贖人之事?”
歐陽修連連勸解道:
“若是十二哥兒做了類似之事,當然要大肆宣揚,依照十二哥兒的名望,那定會引領諸多學子效仿,如此一來,我大宋的吏治才會越來越好。”
“那些權貴子弟,才不敢肆意的欺辱百姓啊!”
“是嗎?”
宋煊倒是不這么認為。
尤其是歐陽修他性格是有問題的。
稍微有點信念感的都是對事不對人,諸如包拯。
但是歐陽修嘛,他這個人不僅不對人,而且還不對事。
對的是他心中的道德和原則。
不管是政治見解,還是自己的朋友,只要違背了他自己個認為的道德和原則,他就開始攻訐。
范仲淹、晏殊、狄青都被他攻訐過。
文彥博也是不贊同歐陽修的話,他覺得依照歐陽修目前表現出來的性格,就算他真的做到了宰輔那個位置,怕是也很難干的長遠。
歐陽修聽到宋煊的反問,隨即一愣:
“十二哥兒是覺得我說的不對嗎?”
“對,也不對。”
宋煊喝了口飲子:“別用如此清澈的眼神看著我,世上許多人與事都是很復雜的,并不是非黑即白。”
“我等還年輕,沒有經歷過官場上的一些事,故而對有些事的定義,也是有失偏頗的。”
文彥博聞言暗暗點頭。
他知道宋煊不是出身官宦之家,可是似這等官場心得,他是怎么獲取的?
韓琦也是認同宋煊的話,雖然總會說一是一,二是二,但實際操作上果真會這樣嗎?
歐陽修則是身體后傾,雙手開始抱胸,進入對峙狀態:
“十二哥兒,此言大謬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