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更多的人都不清楚如今應天書院院長是誰?
可是如此省試的成績,前十名里有八人全都是來自應天書院,足以見識到應天書院院長的厲害之處。
更不用說本屆最大的會元人選是宋煊,他也是應天書院的。
“難不成此次會元當真是宋煊嗎?”高若訥臉上更是極為精采。
文彥博輕微頷首:“倒是有如此可能!”
高若訥連忙開口道:“看樣子應天書院我也得去啊!”
上次他們在洛陽的時候,就約定過后奔著應天書院去游學,但是時間上來不及。
未曾想今日見到如此盛景。
就算用不到殿試過后的金榜題名,光是靠著省試的這份成績,便是應天書院最好的招生簡章。
更會使得天下的讀書人趨之若鶩的前往應天書院去游學,要么就想法子去考學。
張源是最為驚詫的,他本以為宋煊板上釘釘的會元,未曾想到連帶著他身邊的同窗都如此厲害。
“應天書院名不虛傳。”胡瑗已經不抱希望了,他們這群人當中就只有生過一場大病,被照顧的阮逸中榜了。
“守道兄,你也是在應天書院讀書的,可是知道他們的情況?”
石介也沒有考中榜單,他當然知道宋煊身邊的那群人了。
當初他還借住在宋煊家中,只不過二人理念不同,并沒有深交。
“他們在書院當中就是比較拔尖的學子。”石介瞧著好友胡瑗道:“你也動了心思?”
“悔不早聽兄之言,應該早些去應天書院游學。”
胡瑗嘆了口氣,他與石介是通過信的,知道應天書院的情況。
石介也是嘆了口氣,今日榜單許多應天書院同窗都登上榜單了,自己卻是落榜,興許真是的是心境與他們不同。
他批評了隨意修黃河的主意,以不變應萬變,黃河之險,豈是常人所能制約的?
“看樣子,今后前往應天書院的舉子該不計其數了。”
張源對著好友胡昊提了一嘴,不過隨即一閃而過,自己可是有宰相命運的。
此時小小的挫折算得了什么?
待我讓十二哥兒寫一封推薦信,自己也去應天書院深造一段時間,那也是極好的!
呂夷簡捏著胡須,倒是沒有料到前十名當中有九人全都是應天書院的舉子。
至于第一名人選是誰,他早就清楚的。
“爹,這應天書院是誰在管理啊?”
呂公弼在東京為官,對于應天書院并不了解,他只知道晏殊主政應天府。
“范仲淹!”
呂夷簡雙手背后道:“此人也是有大才啊,今后也要調到京師來任用!”
如此人才,呂夷簡認為必須要籠絡到自己的利益集團當中來。
但是呂夷簡不了解范仲淹,他才不會加入呂夷簡的利益集團,還要跟著他對著干!
此時的呂夷簡心中已經起了要提拔范仲淹的心思。
殊不住他是在給自己找麻煩。
趙禎是知道這份名單的,應天書院許多舉子都上了榜單。
但是一旁的貼身宦官張茂則十分驚詫的道:
“如何全都是應天府舉子,這晏相公未免也做的太好了!”
“哈哈哈。”
趙禎聽著侍從的話,十分的得意。
不僅僅是晏殊的功勞,范仲淹在書院做的一些事,通過宋煊的經歷,也被皇城司的人傳遞到了趙禎的耳朵當中。
故而他對于范仲淹也是有所了解的。
此君當真是一個君子,將來必須要重用的!
“若是范公能夠多為朕培養些優秀的舉子,那才是真正的為朕分憂啊!”
趙禎瞧著外面的學子議論聲,實在是此事過于震驚。
大宋自從立國開展科舉考試這么多年以來,都未曾有過如此先例。
甚至有人下意識的認為,是不是應天府的舉子提前得到了什么渠道,故而他們才考的如此好?
因為在考場上作弊的可能性極小。
他們這些同府的舉子,都不會被分在相同的考場當中,就是避免他們當場串聯作弊。
唯有提前漏題,做了準備,他們才會有如此耀眼的成績。
“哈哈哈。”
曹利用大笑不止,聽著老仆人的話,方才排名靠前的那幾個,除了趙概以及梁蒨外,剩下的可全都是與宋煊住在一起的舉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