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煊只是在那里檢查筆墨紙硯,他發現自己御賜的澄心堂紙竟有細微墨點,一瞧就是有些劣質,容易被洇濕。
他覺得晏殊提醒的對,果然是把這些玩意給弄出來了。
看樣子陳家兄弟在皇宮內是私交宦官的。
今日這么早醒來,又是排隊,又是要在無法關門的大殿當中等待,幸虧自己在前面角落,要不然后背就要吹冷風。
宋煊隨即蓋好皮毛大衣趴在桌子上補覺了。
……
作為皇帝的趙禎,很是緊張。
即使他是監考的那一個。
今日趙禎第一次主持殿試,而且還要以天子的身份見宋煊。
到時候定要嚇他一跳!
趙禎又有些擔憂,萬一十二哥被嚇到了,不會寫策論了那可如何是好?
他出了三道題,分別是《圣有謨訓賦》、《南風之熏詩》、《執政如金石論》。
誰都沒有提前告訴。
待到臨近考試的時候,他抓鬮決定考哪一個題。
作為大儒的孫奭以及劉筠,翰林學士宋綬、張堯咨,以及初考官晏殊等人都瞧見了這三道題目。
因為要在他們的見證下,天子要抽出一道題來,給那些貢士們去做。
此番完全是由天子獨自一人編纂,其余人都插不上手。
孫奭以及劉筠皆是嘴上覺得沒有什么問題。
特別是劉筠根本就不在乎,只想著趕緊完事,絲毫沒有理會小皇帝激動的心情。
劉筠此時已經完全擺爛了。
他三十年前中的進士,特別吃的開,不僅受到士大夫們的追捧,在仕途上也極為順利。
在真宗皇帝的重用下,他可謂是官運亨通。
隨著趙禎繼位,他依舊是翰林學士以及知貢舉等重要職位。
但隨著時間長了,再重要的職務,倘若老在同等級別上來回反復而毫無起色和升遷的話,人心往往會被磨平的。
劉筠就是如此。
他翰林學士、知貢舉都干了幾回了,別提有多難受。
不說他自己,就連同僚們也看在眼里,有人當面或者背后議論他,說他“三入禁林,三典貢部”。
這種論調,一方面可以看作大家的稱羨:你看他,竟然能三任翰林、三知貢舉,這么重要的崗位都干過三回了。
另一方面,也可看作是譏笑和嘲諷:你看他,翰林學士和知貢舉都做三回了,還在“原地踏步”。
到了翰林學士這個位置上,誰不想網上爬一步,去當宰相啊!
奈何就是沒有機會,也沒有把他往那方面去放。
劉筠其實覺得這三道題無論是抽中哪一道都挺難的!
可是他又懶得挑頭說。
就算說了,也不管用。
還不如不說,讓小皇帝自己個高興高興。
誰都能瞧得出來小皇帝當真是美滋滋的,這種場合劉娥也沒有出現,唯有在結果的時候,她在一錘定音。
所以別看趙禎美滋滋,可最終決定權也不在他手里。
“陛下,快要到辰時(8點)了,快抓鬮吧,方好讓人謄抄在牌匾上。”
因為到了八點就要開始考試了。
趙禎聞言也不再遲疑,當即命令張茂則寫好三個紙條,團起來扔進瓶里子。
他伸手去抓,捏住一張紙條遞給了許久未見的神童晏殊。
晏殊接過來,展開團著的紙條:
“好叫官家知曉,天圣五年殿試的策論題目是《執政如金石論》。”
隨著晏殊的展示,劉筠澤嘖嘖兩聲,好家伙三道題都難,結果陛下抽了個最難一道題。
他相信,待到最終結果出來之后,縱然官家想要擴招到五百人左右,也是沒有機會的!
到底是吃了沒有經驗的虧。
趙禎卻是哈哈大笑道:“朕早就想要考這個,當真是天意如此!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