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更不要說民不與官斗,為了生存,他們忘記了自己也是人的身份,怎能敢去伸冤呢”
“況且自古官員都喜歡報喜不報憂,六哥兒今后可是要擦亮眼睛,不要被
趙禎聽著宋煊如此“掏心掏肺”的勸導,隨即凝重的點點頭。
“今后我會讓皇城司的人去
“最后明訪暗訪加一起,免得有人禁不住誘惑。”
宋煊又提了一嘴。
趙禎連連點頭,他咬著黃桃道:
“十二哥,對付大娘娘一派的黨羽,該要如何”
“那就需要摸清楚誰不是他們一派的臣子,比如提拔像我這樣的。”
宋煊毫不客氣的道:
“我等都是官家欽點的進士,天子門生,比尋常人更有可信度,主打就是一個制衡,絕不能讓一家獨大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
趙禎被宋煊如此毛遂自薦的話逗笑了。
他是知道這樣,利用新臣子來對付老臣子。
這些話父皇教過自己。
只不過趙禎目前還沒有機會施展開來。
等等。
趙禎咬著黃桃的動作一頓。
十二哥他竟然懂帝王之學
儒家包裝的帝王之學,便是“內圣外王”,可實際上是仁義為表,權變為里的邏輯。
他們宣稱是天命所歸,代天牧民,可實際上是以一人制天下,以天下奉一人。
制衡是趙禎學的第二課。
因為大宋皇帝的第一課是生存術。
防止被弒,被篡位。
“所以我目前要做的就是隱忍。”
趙禎咽下嘴里的黃桃。
“不錯。”
宋煊點點頭:“官家有空還是要多讀讀韓非子。”
“好。”
“那今后朕有機會也要多出宮走一走。”
趙禎吐出嘴里的桃核:“遠處的地方去不了,但是近處我都可以看一看。”
“官家有此心思那是極好的。”
宋煊嘆了口氣:“其實這些欠稅的商鋪,他們缺錢嗎”
“大多數都是不缺的。”
“在我看來,開封城內的百姓說是百姓,可全都是豬圈里待宰的豬。”
趙禎正在擦手,忍不住驚問:
“十二哥,何出此言吶”
“官家出宮覺得開封富裕嗎”
“富裕啊,我一路走來,眼睛根本就看不過來的。”
趙禎極其認真的道:
“太繁華了,人言一日看盡長安,可是在我看來,就算是給孟郊三日,他都看不盡東京的。”
說到這里,趙禎還是有些小驕傲的。
這說明都城百姓生活富足,尤其是開封縣內豪宅鱗次櫛比。
在宋煊看來,開封城是一座消費型城市,依靠著就是龐大的“公務員”體系來消費。
剩下的人,全都是圍繞著這群人生存賺錢。
開封城里遍布著“天姬之館、后戚之里、公卿大臣之府、王侯將相之第”,顯示出權力集團的奢華生活。
孟元老也曾在夢華錄里感慨,城中官員的豪宅太多,難以一一記錄。
至于官僚從商的不正之風從太祖默許宰相趙普公開經營邸店以來,就開始蔓延了。
盡管下達過許多次禁令,但往往全都是形式主義,很少得到執行。
到了宋真宗時期,開封城已經涌現出了許多巨富。
“六哥兒,方才也聽到了樊樓年收入百萬,就上交的賦稅不足百貫,那剩下的賦稅重擔都壓在誰的頭上”
聽著宋煊的反問,趙禎想都沒想:“自然是普通百姓頭上啊。”
“城外的所謂沒命社,我相信初衷全都是活不下去,大不了干一票,但是嘗到了甜頭,就開始禍害其他普通百姓了。”
“若是開封縣內的商鋪等等全都按時繳納商稅,百姓就不會受到如此多的壓迫,那些結社之人,造反之人,也會相應的少上許多。”
宋煊慢悠悠的把黃桃吃完:
“官家今后也用不著去多遠的地方,去東京城外瞧一瞧百姓的生活,興許就更能理解我此時所做的事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