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大爺家出來,陳揚又接連走訪了幾戶村民。
在村尾的一戶人家,一位大媽正坐在門口擇菜,看到陳揚走來,大媽停下手中的活兒,眼神里滿是無奈:“小伙子,你看看,我這一大家子人,就指著這房子住呢。要是拆了,安置房不知道啥時候能建好,這過渡期間,我們住哪兒?”
陳揚挨著大媽坐下,輕言細語地說道:“大媽,您的擔憂我記下了,安置房的事兒肯定得安排妥當,不能讓您一家老小沒地兒住。我們一定加快進度,而且質量上也絕對把關,讓您住得安心。”
幾天下來,陳揚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記滿了村民的訴求。
他心里清楚,要徹底化解矛盾,得讓村民們坐到一起,暢所欲言。
于是,他又組織村民開座談會。
村子中央的空地上,陳揚站在一個臨時搭起的臺子上,拿著大喇叭喊道:“各位鄉親們,這幾天我挨家挨戶走了一遍,大家的難處、想法我都清楚。今天咱們開這個會,就是要一起商量出個好辦法,把拆遷這事兒順順利利的辦了。”
臺下的村民們開始交頭接耳,不一會兒,一位中年大叔站起來,大聲說道:“小伙子,咱就直說了,賠償款不能按原來那標準,得根據現在的物價、房價重新算。還有那安置房,位置得選好,周邊配套得跟上,不然以后生活不方便。”
陳揚連忙點頭:“大叔,您說得對,這些問題我們一定重視。”
座談會開得熱火朝天,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,把心里的委屈、期望都倒了出來。
陳揚始終面帶微笑,耐心傾聽,遇到有人情緒激動,他還會幽默幾句,緩和氣氛。
等大家說得差不多了,陳揚清了清嗓子,誠懇地說道:“各位鄉親,今天大家說的,我都記在心里,寫在本子上了。我回去就跟領導匯報,一定協調各方,給大家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。咱們都是為了村子好,產業園建起來,大家的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。”
散會之后,村民們議論紛紛,不少人都對這個年輕的工作人員另眼相看:“這小伙子看著年輕,說話辦事還挺靠譜,是真心為咱著想。不想有些當官的,架子端得老高,根本就不聽我們怎么說,就會訓人!”
陳揚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到項目部,他知道,接下來要打一場硬仗,得把村民的訴求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方案。
此刻,望著窗外那片即將蛻變的土地,他心中也涌起了一股豪情,他相信,只要真心為了老百姓著想,老百姓就一定會理解、配合他們的工作。
把資料整理好之后,陳揚向楊朝山詳細匯報了情況。
“楊書記,村民們的訴求主要集中在賠償款的數額、安置房的選址和質量這幾個方面。他們覺得現在的賠償方案有些不合理,希望能重新評估。”
陳揚認真地說道。
楊朝山聽完,眉頭緊鎖,沉思片刻后說道:“這事兒確實棘手,但既然村民們有合理訴求,咱們就得重視。你有什么想法,盡管說。”
陳揚微微挺直身子,有條不紊地說出了自己的計劃:“我覺得我們可以聯合專業的評估機構,重新對房屋和土地進行評估,確保賠償款能合理反映市場價值。”
“同時,在安置房的選址上,多征求村民的意見,盡量選在交通便利、配套設施完善的地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