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另外,成立一個村民監督小組,全程監督安置房的建設質量,讓大家放心。”
楊朝山眼睛一亮,點頭贊許道:“好!陳揚,你這個思路很清晰,就照你說的辦。”
接下來的日子里,陳揚忙得腳不沾地。
他一方面協調專業評估機構進村評估,一方面和規劃部門溝通安置房選址問題,還要組織村民選舉監督小組。
每一個環節,他都親力親為,生怕出一點差錯。
終于,新的賠償方案出爐了。
在村民大會上,陳揚再次站在那個熟悉的空地上,拿著方案,逐字逐句地向村民們解釋:“各位鄉親,經過我們多方努力,新的賠償方案出來了!”
“賠償款按照最新的市場評估價核算,安置房就建在離村子不遠的那塊平地上,旁邊就是新建的小學和醫院,以后大家生活、孩子上學都方便。”
“而且,村民監督小組已經成立,從今天起就開始監督建設,保證質量。”
村民們聽完,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。
許久,村長老李站起身來,臉上帶著久違的笑容,大聲說道:“小伙子,看你這幾天忙前忙后的,我們都看在眼里。這方案,我們滿意!你雖然年輕,卻是個真正為老百姓著想的干部,我們信得過你!”
一時間,掌聲雷動,村民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,之前的抵觸情緒一掃而空。
消息很快傳到了市委書記張明山的耳朵里。
張明山在辦公室里聽完匯報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他拿起電話,撥通了楊朝山的號碼:“朝山啊,聽說陳揚在拆遷戶問題上處理得相當漂亮,贏得了民心,這可不容易啊!他這小伙子有頭腦、有干勁,還心系百姓,你可得好好培養。”
楊朝山在電話那頭笑著說道:“張書記,您放心吧。陳揚確實是個人才,這次多虧了他,要是沒有他,這拆遷戶的問題還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時候呢。”
沒過幾天,張明山又特意把陳揚叫到了辦公室。
陳揚一進門,張明山就笑容和煦的說道:“陳揚,這次你在產業園的表現,我都聽說了,干得漂亮!你不僅化解了一個大難題,還為我們的干部樹立了榜樣,讓百姓看到了我們為他們謀福祉的決心。好好干,寧海的未來就靠你們這些年輕人了!”
得到了張書記這么高的褒獎,陳揚心情激動,臉色都有些發紅了,謙遜地說道:“張書記,這都是我分內之事,能為寧海做點實事,我心里也高興。”
從書記辦公室出來,陳揚望著窗外繁華的寧海市區,心中豪情萬丈。
他知道,這只是他在官場新征程的一個小小開端,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等著他。
但只要秉持著一顆為百姓著想的心,他相信,那就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