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立刻挺直了剛才還頹然歪斜的身體,目光如毒蛇般死死盯住跪在階下的靖親王,眼神深處掠過一絲難以察覺的算計與冷酷。
但他面上卻立刻換上一副虛偽的關切模樣,假意揮揮手,示意李公公:“哎呀!王伯父!您快快請起!您這一跪,不是要陷朕于不義,讓朕在列祖列宗面前擔上千古罵名嗎?李公公!快!快扶王伯父起來!”
李公公得了眼色,立刻小跑著下階,伸出枯瘦的手,虛虛地去攙扶靖親王的臂膀。
就在李公公的手剛剛觸碰到靖親王衣襟的剎那。靖親王臉上的悲戚之色如同潮水般退去,眼睛里極致的陰冷與怨毒,淬了毒般的目光,在抬起頭的那一刻,馬上轉變成平和。
他緊握的雙拳因極度的憤怒而指節發白,青筋暴起,卻又在下一秒被他用驚人的意志力強行壓制下去,緩緩松開。
他將目光從皇帝那張虛偽的臉上移開,那眼神深處是刻骨的仇恨與冰冷,“本王不同意他去!”聲音非常果決,而且也不再自稱“臣”。
靖親王這聲淚俱下、字字泣血的兩句話,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,瞬間在文武百官中激起了巨大的同情浪潮。
眾人想起了靖親王府這三十年來的變故,如今確實人丁凋零的悲慘遭遇。朝堂上再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議論聲,這次充滿了唏噓與不忍:
“是啊是啊,王爺說得對,眼下最不該去的,就是弘郡王了!”
“若弘郡王再有個閃失……唉,那靖親王府一脈,可就真的……斷了香火啊!”
“若非……若非實在無人可用,弘郡王確實是力挽狂瀾的最佳人選……可這,唉!”議論聲中充滿了矛盾與無奈。
就在百官七嘴八舌,議論紛紛,整個朝堂陷入一片同情與無措交織的混亂嘈雜聲中時,一個挺拔的身影,堅定地從靖親王身后的班列中,一步跨出,站到了御道中央。
“臣,胥定邦,愿為陛下分憂,領兵北上,驅逐韃虜,收復失地!”這聲音清朗、堅定,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,如同驚雷般在嘈雜的大殿中炸響!
“嘶——!”殿內瞬間響起一片整齊的倒抽冷氣聲。所有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請命驚呆了。
弘郡王居然不顧父王的阻攔,自請出征!
“王爺!”
“王伯父!”
驚呼聲幾乎同時響起。
只見剛剛被李公公虛扶起身、氣息還未喘勻、雙腿因久跪而發麻的靖親王,聽到身后傳來的、自己兒子那熟悉而決絕的聲音時,身體猛地一僵,隨即眼前一黑,如同被抽掉了所有力氣,直挺挺地向旁邊一位官員的身上栽倒下去!
“靖親王!”
“快!快扶住王爺!”
“王伯父!您怎么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