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啊?他沒松一頭嗎?”陶大強大感驚訝。
其實他也不懂,李龍一開始教他下網的時候,就是讓他把網一頭綁著,另外一頭要松著,只要捋開,任其漂在水上。
現在聽王財迷這么下網,他才反應過來:“不對吧?這樣下網,那魚也不傻,碰到硬東西那能不跑?”
“就是這個理啊。下網得一頭松一頭綁。這是粘網,又不是攔河網。魚碰到網那自然是要跑的,你把網下的兩頭綁著,水一沖那繃得緊緊的,就是魚再傻也知道那是障礙物,碰著自然就跑了。
一頭松了,那網就是松弛狀態的,魚一頭撞上去,等反應過來的時候,已經被網給掛上了,它越掙扎,那網纏的越多……”
陶大強這才明白,李龍已經在無意的過程中,教了他那下粘網的關鍵。
說通了就是這么一層窗戶紙,但就這么一層窗戶紙,可能許多人要付出不少的代價,才能捅破。
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捅不破。
“那我看他們網上也上網了……”
“那是因為咱小海子里魚多。”李龍笑了,“等今天他取完網你看吧,他兩條網上的魚,不一定有咱一條網上的多。”
陶大強閉上了嘴巴。
他確定一定會把這個秘密保守下去,就連自己的老爹也不說。
李龍并沒有告訴他要保密,但陶大強怕了。
自己這邊已經惹了兩次禍了,按常理來說,換個人早把自己趕走了。
龍哥仁義,所以還讓自己跟著他干,但自己不能再干那樣沒品的事情了。
兩個人回到李家,累得氣喘吁吁,但也只是抹了一把汗,就開始擇魚。
李家人一起齊上陣,先把小溝魚倒進盆里,把死掉的和小鯽魚撿出來。
那邊李龍已經開始擇網上的大小魚。
“小龍還是厲害,每天這網上大小魚都不不少!”梁月梅夸著說。
“碰到王財迷了沒有?”李建國一邊細心擇魚一邊問著話。
他擇魚比李龍細心多了,基本上是盡量保證不弄斷一點點細絲。李龍就不一樣了,大手大腳的,那魚擇不下來,干脆就把粘網上的細絲給扯斷。這就讓李建國時不時的皺一下眉頭,這個浪費啊!
不過弟弟能賺錢,他也沒啥話說。皺眉純粹是一個節儉習慣了的人看不得浪費和破壞。
“看到了,”李龍突然就笑了,把手頭的那個大板鯽扔到邊上,那魚撲騰兩下,李龍說道:
“王財迷下網,把兩頭都綁了,下成攔河網了……哈哈哈哈……”
“啥?他咋能這下哩?”李青俠聽了也有些意外,“那粘網哪能那樣下啊?”
“他們沒下過網。”李建國搖了搖頭說,“別說他,咱隊里有一大半人家都沒下過網,有三分之一的人都不知道咋吃小魚。原來隊里最早住在這里的,我們過來的時候看路邊溝里都有不少魚,他們寧愿吃野菜也不吃魚,我們就問他們為啥,他們說大魚還能嘗嘗,小魚刺太多,不好吃。”
“那真是……”李青俠沒話了。
“作的。”杜春芳一邊擇魚一邊小聲嘀咕,“餓上三五天,啥不吃?”
李龍覺得老娘的思維方式也挺好玩,不過想想那個年代過來的人,是真的餓過肚子的,這想笑的心思立刻就沒了。
沒有挨過餓的人,是沒資格評價這些跟著共和國一路走過來的老人的。
“那你給他說沒?”李建國問了一句。
“沒有,他不問我才不說哩。”李龍揚了揚頭,“藝不賤賣技不輕傳,我直接給他說,他反倒覺得這不算啥。等他栽了跟頭,或者能虛心過來請教,那我才能說。”
“是這個道理。”李建國很欣慰,自己的這個弟弟,懂人情事故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