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倒不是故弄玄虛,主要是你就是主動告訴他,他也不會覺得你是在幫他——有些人,是真的不值得幫。
善良也是要用在該用的地方。
魚擇好,李龍換了衣服,出來的時候,李建國和陶大強他們已經把魚袋子綁好放在了自行車后座上。
李青俠有些不放心,問李龍:
“那你一個人……”
李龍拍了拍身后的槍袋子說道:
“老爹,有這玩意兒在,來十個八個,我也不怕!”
“那行。”李青俠點點頭算是放心了,不過還是叮囑了一句:“就算你有身份,但那東西還是別輕易拿出來。”
“那我知道哩。”李龍讓老爹放心。
帶著李娟騎著自行車出了村子,他看到王財迷和孟志強也背著口袋匆匆走了出來。
“有輛自行車就是好啊!”孟志強看著李龍的背影很是羨慕。
這到縣城十公里的路,李龍騎著半個小時四十分鐘就到,他們得走一個多小時。
“看李龍那袋子里那么多魚,咱咋就這么一點哩?”孟志強見王財迷不說話,又問了另外一個問題。
“他下到海子中間去了,那里魚自然多,咱下到邊上,魚少是應該的。”
王財迷雖然是這樣的解釋,也很合理,但他自己心里也不服。
兩條網,逮的魚加起來不到五公斤,最大的一條是不到一公斤的鯉魚。雖然在小海子那里說著一條又一條,但其實就逮著了那么幾條魚。
王財迷很是不甘心啊。
怎么李家小龍逮的魚就那么多哩?
是不是等回來問問,又或者問問隊里懂打魚的老人?
一邊想一邊往前走。兩個人各背著一個尿素袋子,手里還拿著一個搪瓷盆,這是“稱”魚用的。他們兩家都沒有秤,用這個也是聽別人說的。
尿素袋子里的魚打了水,水滴順著袋角流下來,很快就濕了他們的后背,粘呼呼的,很不舒服。
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。
趁閑著能掙到錢才是正事。其實從買網開始,隊里有就有人背地里笑話他們,覺得他們不自量力,還想跟著李龍學。
但這時候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了。買網的錢也花了,魚也逮上了,要不去賣,那臉就不知道往哪里擱了。
兩個人來到縣城市場的時候,太陽已經升起來好一會兒了。這時候有些人已經撤攤,他們趕快各自找了一塊地方,放下魚口袋,解開取出魚來,放在盆里。
盆小魚也不算大,一個盆里放著一條魚,就這還是挑著活的放。
孟志強不好意思吆喝,王財迷倒不怕,但沒喝過,有點怯場。
這時候有人過來問價,他立刻說道:
“魚……一盆一塊。”
“論盆?”一聽論盆賣,那人覺得新鮮,笑著問道:“大小魚、魚種也不論?”
這時候王財迷知道自己莽撞了,但哪種魚賣多少錢,他心里沒實在數了,就按著自己的解理:
“鯉魚一盆一塊,大板鯽八毛,鰱子七毛……”
“行行行,給我兩盆大板鯽——”那個人開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