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年苗栽的晚,洋柿子熟的不多。”老羅叔解釋著,“等再過個把月,那時就吃不完了。”
“吃不完就做醬,曬干。”李龍接了一句,就把兩個筐用根木棒挑了,綁在了自行車后座兩邊。
“老羅叔,我走了,你有啥需要的沒?”李龍先掏出二十塊錢遞給老羅叔,這是答應的工錢,然后又問道。
“沒了。”老羅叔笑呵呵的說道,“等攢夠錢了,給我買個收音機就好。”
“行,下次給你帶。”李龍笑了。
李龍帶著菜離開了村子,往縣里而去。
過了中學,他往那邊看了一眼,現在沒什么好看的了。
繼續往前,看著兩邊的麥地,似乎麥捆子又比先前少了一些。麥地里零零星星的有人撿著麥穗。好像李娟他們下學期開學的時候也有交麥子的勤工儉學任務?
這時候的勤工儉學,都是秋里開學交實物,或交錢。比如任務是拾麥穗,那么九月開學就交麥子,五公斤左右吧。
現在的任務簡單,往后任務就五花八門了,交啤酒花、交打瓜皮(藥用)、交紅花之類的。
因為紅花種的少,打瓜也種的少,啤酒花更是沒人種,那么最后就只能交錢——折合后的錢。
再往后幾年,勤工儉學就統一變成了拾棉花。曾經有一段時間,整個縣的學校到九月份都會組織學生去拾棉花,甚至最低年級已經放到了三年級——二年級的實在沒辦法拾,不然也會拉人過去。
再后來就被家長舉報了,這玩意兒實在是有點“喪心病狂”了。畢竟每年從內地過來那么多人拾花掙錢,為什么非要這么小的學生去?
再后來,采棉機普及,拾花大軍沒落,這一勤工儉學才成了歷史。
他一邊想著一邊往前騎,突然前面路邊竄出一個小孩來,李龍急忙兩個手剎一下子捏到底,車子輪胎在地上激起許多石子來,好在撞在小孩之前停了下來。
那小孩嚇的愣愣了,手里抱著的一小抱麥穗也灑了一地,幾秒后才“哇”的一聲哭了出來。
是個小女孩。
李龍這猛剎車,后面筐子里的菜也掉落不少,他嘆了口氣,把車子推到路邊停好,走到小女孩跟前問道:
“你沒事吧?家是哪的?”
小女孩看李龍走近,嚇的在地上手腳并用往后退著,邊退邊大聲喊著:
“娘!娘!”
仿佛李龍對她做了什么一樣。
李龍急忙后退,這個誤會可不能有!
女孩看李龍后退,感覺不那么害怕了,爬起來,麥穗也不要了,就往路東面跑去。
李龍這時候才看到,路東面有個廢棄的水泥涵管在干渠邊上,里面走出一個女人來。
這娘倆都穿的破破爛爛,看著都挺可憐的。
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