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龍,速度不慢啊。”
“趕你們兩個差遠了。”
“那我們干了那么多年了。”梁月梅笑著說,“不急。”
最后李龍也提著兩袋子油葵往回走,這時候感覺到太陽的威力,曬得生疼。
其他地里的人有的在樹蔭下休息,有的還在地里干著。
李龍到地頭的時候,發現李建國面前擺著五六個梨瓜。他放下袋子驚奇的問:
“大哥,哪來的梨瓜?”
“我在苞米地里點的。當時間苗的時候看著有缺苗的地方,我就西瓜、甜瓜、犁瓜都點了些。西瓜沒長成,甜瓜有點晚,照不上太陽,還不熟,這梨瓜能吃了。來,這個熟了,我剛才一扒拉就掉下來了,肯定甜!”
李龍笑著接過來,把表面的灰擦擦,也不用洗,用拳頭砸開便啃了起來。
真甜!
不止是因為渴,是真的甜。
瓜熟蒂落,指的就是甜瓜、梨瓜這種。早些年,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時候,去地里摘甜瓜吃,那瓜就得真正熟了成行。什么叫真正熟了,就是碰一碰瓜,如果瓜從瓜秧上直接滾落下來,那叫瓜熟蒂落,是真的熟了。
現在的瓜都是半熟就摘下來,然后放熟的,雖然也甜,有些是甜度沒到位,有些是用了東西。
只有這種自然熟的瓜,才是真正的美味。
當然,等到二十世紀末,慢慢就吃不到這樣的瓜了。
得珍惜啊。以后有地,自己種瓜,就得吃熟的。
吃完瓜,又喝了些水,在地頭的樹蔭下休息了會兒,李龍這時候真想去睡覺,但還是接著干吧,畢竟活沒干完。
三個人再次拿著袋子進入到地里面,接下來的效率明顯是沒先前高了。好在地里的活剩下的不算多,在中午兩點多的時候,總算是把最后一點油葵收完了。
扛著袋子往回走的時候,李龍都感覺輕松,二三十袋子油葵一袋袋往馬上車撂。李龍和梁月梅在下面往上扔,李建國在上面擺。這是個技術活。現在路都不好走,坑坑洼洼的,擺不好半路就會散落下來。
擺好后,還要用繩子固定,這時候就不能坐人了。好在這地距離麥場不遠,李龍和梁月梅跟在馬車后面,一直到麥場,卸貨。
麥場這算幾家共有,頭一次卸自家的東西,這時候就有農民式的狡猾了,誰家先卸,誰家就能占一塊比較好的地方。這地方占下后,基本上就算是約定俗成,以后都是這位置了。
這時候隊里的麥子收完,麥草還沒拉干凈。李家直接占了麥場正西面的地方。
這里揚場方便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