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今天得分兩個地方賣。”李龍說,“縣里要去,石城也要去,不然這魚賣不完。”
“嗯。”李建國說了一聲,又問道:“大強,你在縣里能賣嗎?”
“不能。”陶大強很有自知之明,“我自己弄不下——”
“那我去縣里吧。”李建國說,“今天隊里油葵已經收完了,到麥場上曬葵花,我就不去了。”
李龍覺得這樣可以。
全村三個居民點,從南往北算三角形排列,李龍所在的居民點在最南面,老馬號在三個居民點中間,大海子在最北面。
所以馬車要從大海子回到李家,得路過東北角那個居民點,顧博遠家就在這個點。
馬車穿過居民點的時候,有狗叫,有在院子里活動,看到李建國牽馬車,都問。
李建國也不隱瞞,笑著說:
“這不,昨天小龍去大海子下網,這今天早上是去取網了。”
“那魚可不少,得用馬車拉……”有人驚嘆。
“是不少,得有七八十公斤吧。”李建國往少說了一些。
“喲,真多!”
聽著也就贊嘆一句,然后就過了。
畢竟大家都清楚李龍算隊里逮魚大戶,第一代漁民,現在孟志強他們逮魚還要在李龍之后。而李家現在能比其他人家過得好,也多虧了這小海子里的魚,現在人家又向著大海子進發,還真是吃這碗飯的料。
羨慕是肯定有的,嫉妒就不好說,畢竟大小海子就在那里敞著,也沒說不讓別人逮魚,這個全憑本事。
路過顧博遠家的時候,老顧正在院子里刷牙,看到李建國,揚了揚牙缸子問:
“啥情況?”
“小龍他們在大海子下網,今天這魚有點多……”
“多?有多少?可著馬車拉?這回你家小龍可真出名了。”
“那咋也有近百公斤!”李建國很自豪,“要魚不?給你留一條網的?”
“你可拉倒吧!”顧博遠和李建國兩個人說話都是你刺我一句我刺你一句的,“那魚留給我吃還不如去賣掉。我一個人一條魚吃兩天……快走吧,魚放久了就不新鮮了。”
李建國笑著往回走。
回到家的時候,梁月梅正在塑料布前擇魚。李娟李強已經吃過飯背好了書包。李建國對他們說:
“你們先上學去吧。今天魚多,一時半會兒擇不完,你叔去賣魚也不知道到哪會兒哩。”
李強有點不開心,李娟拉著他就走了。
接下來幾個人快速的擇魚,一條條大魚從網上取下來,扔進卡盆里。為了區分區,李家光大卡盆就有三個,這時候算是充分發揮了作用。
“這魚可沒小海子的漂亮。”梁月梅說著。
“是沒有,也沒小海子的肥。”李龍開了口,“大哥,呆會兒賣魚,這魚就得便宜點賣了。”
“那我知道。”李建國說,“咱這量大。老爹先前就說過,魚多,就不能太計較。咱們比市場價低一毛兩毛的沒啥,快點賣完是正事。”
見李建國心里清楚,李龍就放了心。
魚擇完,陶大強要回,李龍沒讓,直接在李家吃了早飯。這時候梁月梅去麥場上出工,陶大強就在院子里拾網,李龍和李建國兩個去賣魚。
瑪縣市場,孟志強還挺開心,昨天下網的時候沒看到李龍,今天早上取網的時候也沒看到。
李龍他們不在,瑪縣這邊賣魚的市場競爭就沒那么激烈,他們幾個相安無事,可以悠哉悠哉的賣魚。
想是這么想的,只是沒想到沒過多久,李龍沒來,李建國來了。
兩個大盆擺開,大小魚分開一倒,李建國早年闖過的勁頭拿出來,大聲吆喝起來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