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曉霞是帶著一件皮夾克過來的。
“這幾個月攢了工資,然后我在局里——教育局發福利,有一批福利品,是二輕局那邊的,我買了兩件皮夾克……”顧曉霞就在馬號這邊門口推著自行車給李龍解釋著,“我爸一件,你一件……”
“先進屋吧。”李龍阻止了顧曉霞的話,“外面這么冷,看你穿的還不厚,進屋說。”
十二月了,外面還是很冷。雖然顧曉霞穿著棉衣,顯得有點臃腫,但畢竟為了方便騎自行車,穿的不算多。
現在外面零下二十多度,李龍可不想凍著她。
“好。”顧曉霞沒有猶豫。
“二哥,剩下的這魚不多了,你們先干著。對了,我給你們介紹一下。”李龍笑著對李安國他們說,“這就是我對象,顧曉霞。她爸你們見過了,前面過來過的顧叔。”
“曉霞,這是我老家過來的親戚,我給你說一下,”李龍又給顧曉霞介紹著:“這是我二哥,李安國,這是我姐夫,陳興邦,這是咱大侄子,李俊峰、李俊山。”
李龍介紹一下,顧曉霞就紅著臉打招呼。
李安國他們還在掰著凍魚,這時候忙不急的站起來打著招呼。
他們知道李龍的媳婦在縣里工作,原來是教師,后來進了機關,這是李龍說過的。
他們也清楚人家在縣里工作肯定氣質和農村姑娘不一樣。但看著騎著二六自行車,穿著呢子大衣,圍著圍衣,和農村婦女完全不一樣打扮,而且非常漂亮的顧曉霞,心里大都還是贊嘆著。
“行了小龍,你趕緊帶著人進屋吧,外面冷。這點魚我們一會兒就弄完了。”李安國催促著,“快去吧,不用管俺們,曉霞,我們干活,讓小龍招呼你,別在意啊。”
“好,二哥,那你們就多干點吧。”李龍對顧曉霞說,“走,咱們進屋吧。屋里架著爐子,暖和著哩。”
顧曉霞便沖李安國他們笑笑,推著車子到住人的房子那里撐好,拿著皮夾克跟著李龍進了屋。
這屋里她來過的次數不多。兩個人見面多數還是在大院子里,顧曉霞一兩個星期回來一次,不過那時候通常李龍都是在山里或縣里,在村里兩個人見面的少。
“你這屋子收拾的挺干凈哩。”顧曉霞打量著屋子,看床上的被子疊起來,衣服掛在鐵絲上,桌子上的東西并不亂,屋子里也沒那么難聞的味道,贊了一句。
“大衣脫了吧,屋子里熱。”李龍脫去大衣,也給顧曉霞說了一句,“今年我拉的炭多,燒的也熱。”
顧博遠那邊李龍沒送炭。下雪前他其實問過的,只是顧博遠不要李龍給送炭,他說自己一個人在家里,隊里分的那些炭夠燒兩個月了,后面又和別人合伙買了一些,自己又挖了一些梭梭柴的根,夠燒了。
顧博遠不止一次給李龍說,不需要太過于關注他那邊。他是李家人,顧曉霞是嫁到李家,李龍逢年過節過來看看就好了,平時做好自己的事情。他還不算老,自己能照顧自己。
老一輩人的觀念還是挺保守的,這一點李龍還是能理解。
“我爸說,你經常去給他送東西,他不想讓你經常過去,他說他還沒老,能照顧自己哩。”顧曉霞一邊脫著呢子大衣一邊說道,“他說這一回你又干了一件大事。弄魚這個,隊里好多人都說你有魄力哩。”
“砸冰窟窿逮魚還是太費事。”李龍給顧曉霞倒了杯水,坐在她邊上說道,“有這樣的機會,那就抓住唄。這魚存下來,反正也壞不了,慢慢賣,省事。我估計這魚能賣到開春去。你也看到了,老家來這么多親戚,總得給他們找點事干。”
顧曉霞接過杯子,小口小口的喝著,心里對李龍還是挺佩服的。
一般人看到這么多魚,通常第一想法是自己努力的逮,先保證自己吃的。
然后有那么少部分人會想,逮多了吃不掉怎么辦?那就賣掉。有人收的話,那就賣吧,掙點錢也挺好。